2025-07-04 17:21 来源:掌上咸宁
通讯员 永安街道凤凰社区 邓婷
掌上咸宁报道
咸安区永安街道凤凰社区湖发小区位于咸宝路199号,前身为湖北发电机厂职工小区,建成于1987年,2022年6月启动老旧改,2023年2月完成改造。在凤凰社区,这个有着30余年历史的小区,正上演由老旧改引发的幸福蝶变。曾经的废弃澡堂,经改造华丽转身为小区“邻里驿站”,成为串联养老服务、便民活动与社区治理的核心枢纽,注入全新活力,书写“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共享共治”的温暖篇章。
阵地新生,废弃设施化身温馨港湾
“废弃澡堂变成‘邻里驿站’,咱们总算有了‘第二个家’!”80岁湖北发电机厂老职工邵爹爹的话语,道出湖发小区居民的共同心声。2023年老旧改完成后,小区聚焦居民需求,将废弃的澡堂改造为“邻里驿站”,构建起集助餐、养老、议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走进280余平方米的“邻里驿站”,功能分区清晰明了。共享食堂内,“邻里携手,共享‘食’光”包饺子活动的温馨场景历历在目——志愿者曾在此为老人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居民们协作擀皮、包馅的过程,让邻里情谊在蒸腾的烟火气中不断升温。书画室内,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写毛笔字;旧物件展示区陈列着老照片、老工具,成为传承小区历史、唤起居民集体记忆的“博物馆”。
图书阅览室内,有热心居民程汉明捐赠的387册书籍,让闲置资源流转为邻里温情;儿童活动室、棋牌室、书画室常态开放,成为全年龄段居民休闲交流的“生活磁场”,真正实现空间为民所用、为民所享。
服务深耕,小驿站托起多样民生
“邻里驿站”的作用,不仅在于空间的更新,更体现在对民生需求的精准回应,用一项项“微服务”汇聚起幸福暖流。居民自发组织在共享食堂买菜共烹,共享家常温暖;驿站同步提供健康义诊、中医讲座等常态化康养服务,并引入心理疏导关怀,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食、老有所养”。黄奶奶点赞:“在这里吃饭热闹,还有免费的惠民服务,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
便民服务也在驿站持续升温。在“便民服务零距离”活动中,这里变身“爱心义剪站”,筑梦爱心协会志愿者为20余位老人免费理发,解决居民外出理发不便的难题;同步开展反诈宣传,志愿者向居民发放反诈手册,讲解“理财陷阱”“保健品骗局”等知识,为居民财产安全筑牢“防护网”。
“邻里驿站”还是小区共治的实践平台。红色茶话会、党群议事长廊上,居民围绕“花园区规划”、“停车位划线”等问题共商共议;“幸福合伙人”积分制度激发居民参与热情,114名“合伙人”加入自治队伍,从党员主动值守门岗,到自管小组认领公共区域“责任田”,再到居民自筹资金推进楼道粉刷、井盖绘制等15件民生实事,“我的家园我来管”从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治理升级,从空间蝶变到治理破圈
湖发小区以”邻里驿站”为支点,探索出老旧小区治理的新路径。小区党支部构建“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机制与“五级联动”帮代办体系,带动6支自治组织协同发力。退休老年群体主动化身“银发管家”,常态化开展绿化养护专项行动,通过月季修剪、杂草清除等精细化打理,以实际行动诠释“共建共治共享”的家园治理理念。从过去依赖“政府兜底”,到如今主动参与自治,湖发小区居民完成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建设者”的角色转变。这种转变,让小区治理更具活力与温度,也让居民更有归属感、获得感。
目前,湖发小区正以“邻里驿站”为依托,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定期开展健康义诊、义剪、家电维修等特色活动,持续拓展服务的覆盖面与精细化水平。社区党委书记杨娜表示,要让“邻里驿站”成为老旧小区治理的“特色名片”,将成熟的治理经验逐步推广,助力更多老旧小区实现幸福“逆生长”。
从废弃澡堂到幸福“邻里驿站”的蜕变,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实践。当“银发管家”身影与驿站共享服务交融,老旧小区不仅实现空间功能重塑,更以“邻里驿站”为枢纽,让居民参与的治理模式成为基层治理“幸福引擎”,持续注入温暖动能。
责编:章文静
实习生: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