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17:30 来源:掌上咸宁
通讯员 夏晖 吴远福
掌上咸宁报道
7月1日,湖北省地震系统分会场举行全省地震台工作满30年纪念圆盘颁授仪式,咸安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台工作人员镇建村获此殊荣,全省仅有3人获颁该纪念圆盘。这一荣誉既是对他34年如一日坚守地震监测一线的肯定,也见证了一位基层地震工作者与时代同频的奋斗历程。
7月4日,记者在咸安区应急局顶楼看到,一间杂物间里,90年代的地震监测设备静静地放置着,上面蒙着的灰尘仿佛在诉说着时代变迁的无奈。这些曾经的“功臣”,见证了地震监测工作的艰辛与岁月的痕迹。而在总值班室里,镇建村跟同事沟通着地震波形图,大屏幕上正实时记录着数据,现代化的设备彰显着如今地震监测工作的高效与精准,新旧设备的对比,勾勒出地震监测事业发展的清晰脉络。
“地震科技的变化的确很大,1990年,我在台站从事地震模拟监测工作,每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监测,十二小时更换一次地震图纸。如果发生了地震,根据地震波形,马上要把图纸取下来,经过人工计算地震三要素,然后通过电台播报到省地震局,然后向社会发布。到2005年,台站建设又发生了变化,即进行数字化改造,大大减轻了我们人工模拟观测的负担。我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维护台站工作环境的安全,包括防止停电、网络中断,确保台站二十四小时供电不间断。‘十四五’期间台站设备升级以后,能够更加快速地把地震信息通过网络终端、电台传播到各手机、电视,进行提前预警,让市民能够提前知晓地震,进行避震、逃生。”咸宁市咸安区南川地震台原台长镇建村介绍道。
从事地震工作34年,镇建村从1990年到南川地震台工作,仅仅有两年的春节回到自己家中度过,其余时间都坚守在地震台。当谈及那段孤独而艰辛的岁月,镇建村感慨良多,并表示正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让他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了下去,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守护着地震监测事业。
镇建村告诉记者:“在台站初期,我们在这里上班,就我一个人负责地震分析和报送工作,相当辛苦,连说话的人都没有。后来我爱人知道这个事之后,就举家迁到这里,到这里吃住,小孩到这里读书,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非常感谢我爱人对我的默默付出。”
镇建村的故事,是无数地震监测工作者的缩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见证着地震监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用自己的付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保驾护航。此次纪念圆盘的颁授,不仅是对镇建村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所有长期坚守在地震监测一线的工作者的致敬。
责编:章文静
实习生: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