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6:30 来源:掌上咸宁
本报记者 丁伟 通讯员 刘颖
掌上咸宁报道
8月29日,通城县石南镇樊店葡萄园内生机盎然——一串串圆润饱满、色泽诱人的葡萄挂满枝头,清甜香气四处弥漫。游客们手提果篮穿梭其间,仔细挑选心仪的果实,尽享采摘乐趣。
“今天正是葡萄温可上市的第一天。”葡萄园负责人兰冬青指着枝头一颗颗形似红玛瑙的果实介绍,这是园内栽种的新品葡萄,不仅口感甜脆、汁水充沛,目前在通城县内也鲜有种植。
据了解,该葡萄园以游客采摘为主要经营模式,共培育了夏黑、户太八号、阳光玫瑰、玫瑰香、浪漫红颜、温可6个葡萄品种,每年的采摘周期从7月中下旬持续至10月底。
兰冬青的“田园创业路”始于2017年。彼时,身为湖南岳阳人、还在深圳经营五金厂的他,与几位通城籍好友一拍即合,决定选址石南镇樊店村,盘活20亩荒废土地发展水果采摘农业。
创业初期的困难远超预期。从土地开荒、种苗挑选到日常管护培育,毫无水果种植经验的兰冬青只能亲力亲为。可现实却接连“泼冷水”:头几年果园频繁出现死苗问题,且葡萄挂果需等待至少三年,收益周期长,巨大的资金压力让他多次萌生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不能辜负合伙人的信任,也放不下自己的田园梦,就只能咬牙坚持。”回忆起这段经历,兰冬青仍感慨不已。
为降低单一种植风险,兰冬青团队最初还在园内尝试种植黄桃、猕猴桃、李子等水果,却因土壤、气候不适均以失败告终。痛定思痛后,他们主动“走出去”学习先进种植技术,还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果园经营这才逐步走上正轨。
转机发生在2023年——果园运营第6年,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如今,园区面积已扩大至60多亩,成为通城县内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葡萄园。2024年,果园产值突破150万元,全年接待采摘游客超1万人次。
谈及盈利关键,兰冬青总结了两点核心经验:一是科学管理提质,通过水肥一体化设施精准调控棚内湿度,同时定时修剪裂果、枯叶,确保每一颗葡萄都符合有机绿色标准,品质过硬;二是灵活调整策略,通过“优胜劣汰”淘汰不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引进市场欢迎度高、契合消费者口味的新品,以差异化路线开拓新消费市场。
对于未来,兰冬青已有清晰规划:“我们将继续坚守高品质路线,做优做精葡萄产业,力争将果园打造成通城县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同时,计划延伸产业链,探索葡萄深加工项目,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让‘小葡萄’结出‘大硕果’。”
责编:刘念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