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从深入基层中来

2023-03-14 09:46 来源:咸宁日报

迁 山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走基层是“必修课”。无论经验还是问题,只有深入基层、亲临一线,才能有所体察,进而找准推进工作的有效办法。实践证明,坐在办公室看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基层去看到的都是办法。

走基层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走与不走不一样,真走假走不一样,深走浅走也不一样。实践中,走基层看似不难,但落在实处却又着实不易。有的干部认为,案头材料那么多、工作安排那么紧,哪有那么多时间;有的觉得,基层情况层层上传,有现成的工作参考,何需再费周折;还有的习惯“走马观花”,把典型当普遍、把个别当一般,不愿再去基层一一验证。种种“客观限制”“主观缺失”,让一些领导干部在“走”与“不走”间摇摆不定、在“多走”与“少走”间犹豫不前。久而久之,“不想走”“不愿走”的思维惰性就会逐渐演变成“不用走”“不会走”的行动惯性。

领导干部心系事业、心系群众,关键要靠行动来沉淀、用脚步来丈量。倘若没有必须走的决心、认真走的态度、深入走的自觉,干事创业就会如同空中楼阁,看似亮丽无限,实则根基不牢,不但难见实际成效,还会留下问题隐患。只有始终坚持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经常走到基层、走近一线、走进群众,才能精准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要通过走基层省察自我,查找自身谋划、推进和服务发展存在的短板弱项,准确分析具体成因,切实找准改进路径,为提升发展质态储备发展能力。要通过走基层检验作风,不断深化对基层和群众的感情,将其融入为民服务的践诺行动,展现应有的良好形象。要回应群众关切,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在透彻了解民情民意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基层是民生一线,更是民心前沿。领导干部把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走深走实,就能筑牢干事创业的群众根基,再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再大的风险也能应对有方。

责编:丁婉莹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