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叫他来找我”到“我马上去落实”

2025-03-18 15:55 来源:掌上咸宁

徐广臣 黄清云

2月24日,通山县政府廉政会议上指出,在群众有诉求时,“叫他来找我”与“我马上去落实”的本质区别,让在场干部深受启发和教育。相较于“我马上去落实”的主动担当,前者听似寻常的一句话,实则反映出个别干部仍需转变工作作风。当前,通山县委县政府以坚定决心优化营商环境,通过系统性改革破除体制积弊,以作风之变激活了通山县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叫他来找我”背后:服务理念的差距

   “叫他来找我”的回应,折射出部分干部仍深陷“官本位”思维,将服务异化为权力傲慢。这种“坐等上门”的惯性,与通山县近年大力推行的“服务靠前一步”理念背道而驰。若干部习惯于办公室发号施令,群众便需“跑断腿”“磨破嘴”,这不仅违背“最多跑一次”改革承诺,更让企业与群众在“玻璃门”“旋转门”前望而却步,损害地方发展软环境。

   “马上去落实”实践:服务型政府的通山答卷

    面对类似问题,通山县以行动破题。县纪委监委将此类作风问题纳入“涉企服务监督清单”,通过联动监督、设立“纪委监督岗”、开展“体验式”暗访等方式,直击“不作为”“慢作为”痛点。政务服务中心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以“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让“马上办”从口号落地为常态。

破立并举:作风建设的长效之策

    通山的实践表明,根治官僚主义需制度约束与理念重塑双管齐下:一是以制度倒逼服务升级。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将“企业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用刚性规则压缩推诿空间;二是以监督强化震慑效应。深化暗访“曝光—整改—问责”闭环,对“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等问题公开亮丑,让干部“红脸出汗”成为作风转变催化剂;三是以文化培育服务自觉。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主动进企业、下车间,以“跳起来摘桃子”的拼劲破解项目堵点,让“主动对接、靠前服务”成为行动自觉。

作风之变亦是发展之机

    从“叫他来找我”到“马上去落实”,虽是一词之变,却是通山刀刃向内破除官僚主义的缩影。当前,全县正以“项目为王”拼经济、以“金牌店小二”树口碑,持续拧紧作风发条,以奔跑的速度去工作,将营商环境的“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正如通山干部在“新春第一会”上的誓言:以“今天再晚也是早”的效率意识,推动服务提标、发展提速,奋力书写“山通水富”新篇章。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