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戏曲传承注入新活力

2025-06-19 10:48 来源:掌上咸宁

朱哲

昨日,咸宁市2025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市实验小学,京剧、楚剧、黄梅戏、提琴戏、通城花鼓戏等经典选段轮番上演,让传统戏曲在校园里大放光彩。

今年,我市“戏曲进校园”将开展“展、讲、演”系列活动,把戏曲文化融入学校德育主阵地,推动戏曲课程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戏曲传承注入新活力。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记忆、道德观念与审美情趣。“戏曲进校园”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零距离感受戏曲艺术魅力的窗口。学生们在欣赏与学习中,逐渐理解戏曲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精神,增强了对家乡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在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事实上,我市近些年来每年开展“戏曲开学第一课”“戏曲进校园”演出,邀请了一批知名专家教授做客咸宁校园进行亲身示范教学,组织暑期戏曲培训班和学生戏曲展演,创新性开展系列活动。一些学校还将戏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戏曲文化品牌,5所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全市大中小学校“戏曲进校园”实现了全覆盖,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戏曲进校园”也是一次创新的美育实践。学生们或是跟着戏曲演员学习简单的身段动作,或是尝试用方言演唱经典唱段,或是参与戏曲主题的绘画、手抄报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激发,艺术感知与表现能力不断提升。这种沉浸式、体验式的美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咸宁“戏曲进校园”活动在传承弘扬京剧、汉剧、楚剧和黄梅戏的基础上,更把崇阳提琴戏、通城花鼓戏、通山采茶戏等地方戏曲发扬光大,让戏曲之花在咸宁的校园中处处盛开,为校园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成长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就一定能让戏曲这朵传统文化之花在校园中绽放得更加绚烂,让更多青少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责编:王苒宇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