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5 10:44 来源:掌上咸宁
郭蓉
近日,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通报的名单传来佳音:我市71个改革事项成功入选,其中18个纳入国家部委改革事项,3个成为全国首创性改革事项,50个纳入省级改革事项。这份“成绩单”不仅是对我市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之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此次入选的改革事项涵盖了从涉市场主体案件监管到低效用地再开发,从返乡创业支持到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改革直击市场主体痛点堵点,既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在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优质营商环境已成为城市吸引资源要素、激发创新活力的核心竞争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要让改革成效持续释放,还需从三方面持续发力。
从制度创新而言,要让“首创”更具生命力。此次“房e码”等全国首创性改革,需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可建立首创改革跟踪评估体系,定期收集企业反馈,及时迭代升级,同时加快将成熟经验转化为制度规范,让创新成果从“个案突破”走向“普遍受益”。
从服务精度而言,要让“便利”覆盖全周期。针对返乡创业、民营企业发展等需求,可深化“一企一策”服务。比如在返乡创业领域,整合创业培训、融资支持、场地供给等资源,打造“创业全周期服务包”;在企业信用管理方面,建立信用修复“绿色通道”,为失信企业提供合规指导,让服务既有温度又有精度。
从协同效能而言,要让“联动”形成大合力。此次“三同步”工作机制等改革体现了部门协同的价值。下一步可扩大协同范围,比如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推动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线索共享、联合执法机制;在绿色金融领域,促进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数据互通,实现企业环保信用与融资便利度直接挂钩,让跨部门协作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赋能”。
营商环境的优化,就如一场永不停歇的“升级战”。唯有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持续发力,才能让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为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责编:周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