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阳县路口镇绿色发展新路径选择

2025-07-28 15:37 来源:掌上咸宁


咸宁市【社科强县乡镇行】崇阳县第九调研组


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地处崇阳县东北部,距离县城仅20公里,是崇阳县的重要交通节点和生态资源富集区。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特色农业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路口镇展现出独特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路口镇在农业产业化、工业转型和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在发展的进程中,路口镇也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基础设施短板、产业链条短、人才与资金瓶颈等挑战。本文深入剖析路口镇的发展现状,探讨其发展优势与问题,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为路口镇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一、路口镇的发展优势

1. 农业基础雄厚

路口镇是县域农业大镇,拥有“果、茶、药、猪、瓜、榧”等六个大型农业基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产业格局。2024年,路口镇完成农业总产值6.16亿元,其中水稻种植和特色作物如吊瓜、香榧、油茶、楠竹等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具体来看,吊瓜种植面积超过15000亩,年产量超8000吨,创收超45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香榧种植面积达1万亩,虽然目前仍处于生长期,但未来潜力巨大;田铺村万亩油茶产业蓬勃发展,茶油预计产量近1万斤,产值可达70万-100万元,展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金沙片区3万亩楠竹,储量962万株,年经济产值达1200余万元,为当地林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也为路口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工业潜力巨大

2024年,路口镇工业总产值达2.89亿元,尽管目前以建材加工、农产品初加工为主,但部分项目已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例如,湖北润阳矿产深加工绿色产业链项目投资约15亿元,一期工程已投产,未来将为工业产值提升注入强大动力。该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还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此外,罗家山风力发电项目不仅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更实现了0.56亿元的环保年产值,为当地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些项目的发展,为路口镇工业的优化升级奠定了基础。

3. 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路口镇生态环境优美,坐拥金沙风景区、雨山石漠化公园、板坑“小九寨”等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3亿元,生态旅游成为发展重点。近年来,路口镇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发展。万亩进口杜鹃花产业园一期杜鹃花海开放后游人如织,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后续规划推进的民宿、水上乐园等项目,预计年均旅游创收2亿元,花卉培育产值0.5亿元,农光互补产值2亿元,前景广阔。板坑村“小九寨”景区凭借独特的溪谷景观吸引游客,1500米主景区的步道等设施改造已完成70%,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游览体验。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也为路口镇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路口镇的发展问题

1. 产业结构失衡与融合度不足

当前,路口镇三产呈现出“农业主导、二产薄弱、三产初级”的特征。农业规模化发展受限明显,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经济效益难以提升。尽管路口镇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农业生产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工业发展滞后,虽有重大项目布局,但目前仍处于建设期,尚未形成规模效益。湖北润阳矿产深加工项目和罗家山风力发电项目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投产初期,对当地工业的拉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三产融合仅停留在浅层,各产业间难以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例如,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联动不足,缺乏综合性的农业旅游项目,无法有效吸引和留住游客。

2. 旅游业爆发性增长与基础设施短板的矛盾

依托“雨山石漠公园+金沙康养度假区+杜鹃庄园”的生态旅游布局,今年杜鹃庄园单日游客量已突破万人,但基础设施建设却远远滞后。政府虽投入约1000万元修缮进出庄园的循环公路,仍无法满足游客流量需求,交通拥堵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也对当地交通秩序和安全造成了压力。停车场数量严重不足,高峰期车辆滞留现象突出,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问题。此外,旅游产品单一化问题突出,收入主要依赖门票及餐饮,文化体验项目如古瑶民俗展示、康养项目开发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产业链条短且品牌溢价低

路口镇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沙辣椒、高山脐橙等优质特色资源,但在深加工与品牌运营方面却存在明显缺失。农产品多以原材料形式在景区直接销售,未建立标准化分级、包装体系,也缺乏电商销售渠道,导致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香榧产业虽尝试深加工,但产能有限,市场覆盖率极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品牌协同方面,“杜鹃花节”等旅游活动未能有效整合特色农产品,游客消费集中于门票,农产品附加值未得到充分挖掘,制约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4. 人才与资金瓶颈

高层次人才稀缺,在乡村旅游策划、农产品研发等关键领域,专业团队匮乏,难以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香榧深加工技术依赖外地经验,缺乏本土技术创新能力,制约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村集体造血能力不足,扶贫车间如缝纫加工项目,月收入仅千元,无法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导致产业发展缺乏可持续动力。此外,资金短缺也是制约路口镇发展的重要因素,许多优质项目因资金不足而无法顺利推进,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三、优化解决方案

1. 产业融合:打造深度融合发展模式

(1)农业与工业的融合

瞄准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探索开发基于特色农产品的功能性食品、生物制品等新兴工业产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克技术难关,将农业产业链向高端制造业领域延伸,使特色农产品附加值至少提升3至5倍。例如,可以开发基于香榧的保健品、基于吊瓜的食用油等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2)农业与旅游的融合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度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打造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区。设计多样化的农事体验活动,如采摘、种植、垂钓等,让游客亲身感受农业生产的乐趣和魅力。开发农产品科普教育项目,如农业博物馆、农业科技园等,增强旅游体验的深度与趣味性,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还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3)工业与旅游的融合

充分发挥湖北润阳矿产深加工、罗家山风力发电等项目的资源优势,开发工业旅游项目。打造工业生产参观路线,设置游客体验区,展示现代化工业生产流程和技术装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和价值。开发工业旅游衍生产品,如工业纪念品、工业主题文创产品等,丰富旅游商品种类和内涵。通过工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拓展工业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可以提升旅游产业的品质和效益。

2. 科技赋能: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1)农业领域

持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智能化设备的投入,推广智能农机装备,如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高效化。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收集农田数据,精准指导农业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通过科技赋能农业领域,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2)工业方面

鼓励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生产制造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引导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设备的远程运维以及供应链的智能管理。例如,通过引入智能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和风险。通过科技赋能工业领域,推动工业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旅游产业

借助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开发线上旅游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门票预订、酒店预订、交通指南等,方便游客出行和安排行程。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行为偏好、消费习惯等信息,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优化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策略。例如,通过分析游客的旅游路线和消费习惯,推出个性化的旅游套餐和优惠活动,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通过科技赋能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益。

3. 品牌建设: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1)整合品牌资源

整合“路口吊瓜”“路口香榧”等地理标志产品以及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以“生态路口”为核心的品牌体系。统一品牌宣传口号、视觉标识和品牌形象,制定品牌建设规划和发展策略,明确品牌定位、目标市场和发展目标。例如,可以设计统一的包装和标识,提高产品的辨识度和品牌认知度;通过参加国内外展览和交流活动,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新媒体推广

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优势,策划一系列具有话题性的品牌推广活动。举办线上农产品烹饪大赛、旅游摄影大赛、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和消费者关注和参与。与知名网络主播、旅游博主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旅游推介等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例如,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将路口镇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通过旅游博主的推介和分享,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品牌保护与管理

加强品牌保护与管理,建立品牌质量监管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符合品牌标准。鼓励企业开展品牌创新,开发具有特色的品牌产品和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旅游吸引力。例如,可以建立品牌认证制度,对符合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授予品牌标识;同时,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维护品牌形象和消费者权益。通过品牌保护与管理,确保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路口镇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三产业发展各有特色但也面临诸多共性挑战。为推动路口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强镇目标,需各部门立足全局,协同制定并落实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产业融合、科技赋能、品牌建设等措施,路口镇定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三产业协同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未来,路口镇有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更强的竞争力与活力,成为湖北省绿色发展的典范。同时,路口镇也应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和游客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发展策略,确保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课题组组长:卢珊(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组成员:徐鹏辉(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胡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武宽慧(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田倩(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汪勋武(崇阳县路口镇党委副书记)

胡雪辉(崇阳县路口镇党委委员、宣统委员)


责编:章文静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