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09:49 来源:咸宁日报
○张莹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地城市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保留并展示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问题。武汉都市圈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突出,在文化建设上也面临着如何彰显地域特色的挑战。咸宁市作为武汉都市圈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公园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绿色空间,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展示和传递城市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在自然公园中引入声乐公共艺术作品,可以有效彰显咸宁的地域特色、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声乐公共艺术作品展示咸宁的地域特色,并为其他城市的自然公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武汉都市圈自然公园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挑战
(一)武汉都市圈自然公园文化发展的现状
1.文化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武汉都市圈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中一直注重文化建设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平衡发展。自然公园作为城市绿色空间的一部分,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文化展示的关键平台。武汉都市圈内的自然公园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展示和艺术创作,试图将城市的文化底蕴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以丰富市民的休闲体验。
2.文化设施与艺术作品的应用
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武汉都市圈内的自然公园中逐渐增加了各类文化设施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包括雕塑、壁画等,旨在为游客提供文化熏陶和艺术享受。然而,这些文化设施和艺术作品多以静态展示为主,缺乏与游客的互动,且在内容上较为同质化,未能深入挖掘和展示本地独特的文化元素。
3.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
在全球化背景下,武汉都市圈内的自然公园面临着如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挑战。尽管这些公园在文化展示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但由于缺乏对本地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展示,许多公园的文化内容显得雷同,难以吸引游客的长久关注。例如,许多公园中展示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内容偏向全国统一的文化符号,缺少能够代表武汉都市圈独特文化的元素,导致文化展示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咸宁市自然公园面临的挑战
1.传统文化展示形式的局限性
咸宁市作为武汉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然而,在实际发展中,咸宁的自然公园在文化展示方面存在着传统展示形式的局限性。传统的文化展示形式,如雕塑、碑刻和标志性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地方文化,但由于这些形式大多为静态且缺乏互动性,未能充分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和文化认同感。
2.缺乏创新与互动性
咸宁市的自然公园在文化展示内容和形式上普遍缺乏创新。例如,许多公园内的文化展示内容长期未进行更新,导致其吸引力逐渐下降。游客在公园内难以体验到能够激发他们兴趣和好奇心的文化活动或艺术作品。此外,现有的展示形式过于单调,缺少与游客的互动,未能有效引导游客参与文化活动,导致文化展示的影响力有限。
3.地域特色不突出
尽管咸宁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但在自然公园的文化展示中,这些特色未能得到充分体现。许多公园的展示内容未能有效结合咸宁的地方民俗、历史传说和自然景观,导致文化展示缺乏地方特色。例如,在一些公园中,展示的内容往往与其他地区的公园雷同,未能充分展示咸宁特有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底蕴,无法形成鲜明的文化记忆。
二、武汉都市圈自然公园中声乐公共艺术作品的案例分析
1.潜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文化展示现状与建议
潜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咸宁市内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公园之一。团队在这里详细考察了公园现有的景观设计和文化展示设施,特别是公园内的露天剧场。这一剧场目前主要用于地方戏曲和民歌的演出,虽然能够展示一定的地方文化,但其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难以吸引大量游客。团队在调研中还发现,该剧场的使用频率较低,文化展示的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了在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设立“咸宁民歌角”的建议,通过定期举办地方民歌演唱会,提升公园的文化氛围和游客的参与度。
2.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声乐公共艺术与水景结合分析
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水资源景观而著名。团队在这里的调研重点是水上表演设施与声乐艺术的结合。现有的音乐喷泉设施主要播放流行音乐,与地方文化联系不大,难以体现咸宁的地域特色。基于调研结果,团队建议在现有音乐喷泉的基础上,融入咸宁地方民歌,并结合水幕投影展示咸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故事。这种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不仅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也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3.九宫山风景区的历史文化展示与声乐艺术结合
九宫山风景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成为调研的另一个重点。团队发现,该景区的文化展示多以自然解说为主,缺乏与地方文化的互动,难以有效展示九宫山的独特文化。通过与当地文化专家和艺术家的访谈,团队了解到九宫山地区拥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独特的地方戏曲资源,这为声乐公共艺术的展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基于这些调研结果,团队建议在九宫山风景区内开辟一条“文化走廊”,通过声乐装置讲述九宫山的历史传说,并结合地方戏曲的表演形式,打造一场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
4.咸宁温泉谷生态公园的温泉文化与声乐公共艺术结合策略
咸宁温泉谷生态公园因其丰富的温泉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然而,在调研中团队发现,公园内的音乐设施与温泉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展示咸宁的温泉文化特色。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团队建议在温泉区内设置与温泉文化相关的声乐公共艺术作品。例如,可以利用温泉水声作为背景音,结合当地温泉民俗故事创作声乐作品,通过声音和视觉的结合,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
三、基于声乐公共艺术的地域文化传递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一)构建“声乐公共艺术地域特征传递模型”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声乐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团队提出了“声乐公共艺术地域特征传递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声乐公共艺术作品如何通过旋律、歌词和表演形式有效地传递地方文化特质。特别是在咸宁,声乐公共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地方民歌和戏曲为载体,深刻展现了该地区的文化内涵。模型的构建过程不仅基于理论研究,还结合了实地调研的具体案例分析,确保了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模型的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
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团队在咸宁的多个自然公园内进行了实践应用。具体实施包括在潜山公园设立“咸宁民歌角”、在陆水湖公园设计并安装“音乐与水的对话”喷泉表演、在九宫山风景区打造“文化走廊”以及在温泉谷生态公园设置与温泉文化相关的声乐公共艺术作品。实践结果表明,这些声乐公共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自然公园的文化内涵,还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和认同感。游客对这些作品的反馈普遍较好,尤其是在互动性和文化深度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
(三)模型在其他城市自然公园中的推广应用前景
基于咸宁的成功经验,团队制定了“武汉都市圈自然公园公共艺术提升方案”,并探讨了将这一模型推广应用到武汉都市圈其他城市自然公园的可行性。方案包括如何选取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艺术元素、如何将这些元素融入公共艺术作品中,以及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将这一模型应用到其他城市的自然公园,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增强地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本课题系咸宁市社科基金项目,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