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1:26 来源:咸宁日报
○项小斌
2025年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涉及国资国企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些提法,为国资国企在“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走深走实擘画出重点。其中,深化改革是总抓手,包括推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两个核心”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而做强做优做大则是最终目的。结合咸宁市国资国企的实际,我们应该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一是务必增强破茧发展的信心。《规划建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国企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既是经济总体趋势的重要建设者,自然对未来信心满满,更要发挥带动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重要作用,传递这种信心。市县级国资国企要树立这种信心。虽然当下市县国企客观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有且只有通过发展才能破解。《规划建议》指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稳步发展期货、衍生品和资产证券化。这为市县国企提高融资能力带来充分利好。按照省市要求,我市国企功能性改革、国企“三资”管理改革已取得明显成效,市属2家国企均获得AAA信用评级、“全员聘用、全员绩效、全员年金”落地开花、“五类”资产清理有序推进、初步建立“用、售、租、融”分类资产包、资产证券化有望“破零”,为“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全市国资国企积极参与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在“财政、国资、金融”联动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创造了一批典型案例。
二是科学制定“十五五”发展目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是,各地各行业要结合实际制定“十五五”规划,突出“提质增效”。市县国资国企要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总体情况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支点建设,将“五大行动”推向纵深,在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年均增长率等具体指标上,用真真实实的数字科学规划。要结合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要求,以十年之期真正完成市县国企完全“转型”——“净利润大于零”,扣除包括融资在内的所有成本,建议到2030年至少要完成覆盖一半以上。要结合国企经营效益总体要高于地方GDP增长的要求、对未来几年业已确定经济指标要求、国企主责主业的行业要求、与周边兄弟单位比较等,确定具体指标。要重视国企“一利五率”经营绩效考核,要在营业收入量、投资额、利润率上做增量,在资产负债率、负债成本率上做减法。
三是切实找准可行的实施路径。《规划建议》准确判断了我国未来5年的形势。市县国资国企要把握好历史定位,对标央企、省企提升价值,发挥功能作用。首先是依托市县政府“三资”管理改革契机逐渐壮大国企资产底盘,以政府有形之手“唤醒”沉睡国有“三资”,让国企接手经营管理,这是当前最重要的“源头活水”,市属国企要力争向2000亿元资产规模进军。其次是降低融资成本,抓住国家财政金融政策工具利好,将高利息债置换成低利息债、短期债置换成中长期债,建议把融资综合成本降低到4%以内。第三,建好基金矩阵,充分发挥基金的投资和带动投资作用。目前,省市国企合资30亿的咸宁长证高新产业投资基金已建立,将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市县,带动市县。此外,要加快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尤其是在未来产业、与本地密切联系产业领域,实行产业控制、股权控制,在新赛道开创新希望。立足2家市属重点国企,建议“十五五”时期各完成控股2家上市公司的目标。这也是壮大资产规模最快的可选路径。最后,深化市县国资国企内部改革,担当职责使命,加强协调联动,一方面国资监管部门要积极营造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另一方面国企要切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者单位:咸宁市政府国资委)
责编: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