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09:52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文景 江世栋、特约记者 胡向辉
农旅融合新业态,是谓应势而变;钒产业“不同凡响”,是谓高新求变;拉动全产业链,激活全要素发展,是谓量变到质变。
崇阳位处陆水上游的“天府”之地,也曾为“绿水青山”算不算“金山银山”而疑惑,也曾为“办工业就会有污染”而犯愁……
而走绿色之路,求高新质变,这一切便迎刃而解。
攀高枝:技术升级提高含“金”量
“我们用全新料生产塑料包装袋,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可重复使用,是绿色环保产品。”6月25日,崇阳全鸿塑业公司负责人陈正民介绍。
全鸿塑业的前身是“崇阳兴中塑业”,原本是一个占地不到10亩的小企业,只能生产一般的塑料包装袋。如今转型升级,引进国内先进智能化洁净塑料软包装生产线,生产的各种塑料包装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等行业,是全市目前规模最大、生产最先进的塑料软包装制品企业。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并远销俄罗斯、日本、美国,年产值可达1.2亿元。
与全鸿塑业一样,崇阳的钒产业,更是奏出“不同凡响”的高新旋律。
晶洋公司钒氮产品投产,填补了湖北省空白。中瑞、崇青、青峰、成飞、久福等钒企业公司相继投产,钒氮生产线达到12条,钒产业由提钒转向钒铁、钒氮、钒铝、高纯钒等深加工,产值可达30亿以上,全县钒产业生产能力达到100亿元,扛起全县税收的“大头”。
只见财富滚滚流,不见一丝尘烟起。崇阳钒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新发展之路。
老树新枝,生机勃发。卫材纺织业历经40余年发展,引进国际知名企业稳健集团在崇阳建设医用敷料生产项目,带动恒锦、康景等18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五大纺织产业基地之一。2018年,该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超3000万元,吸纳就业2000多人。
经过15年的发展,县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两园”格局和钒产业、卫材纺织业、装备制造业、森工建材业、包装印刷业、食品饮料、新能源7个产业集群,共有工业企业89家,其中规模以上74家,比2005年分别净增72家和64家,2018年规上工业总产值76.8亿元,缴纳税收2.4亿元,增长高达20倍。高新技术企业从0家到发展至21家,产值达27亿元。
辟新径:嫁接融合提升含“新”量
“田园综合体不同于农村市场的房地产,不赚过手钱,农民可以入股分红。30年后,把产业还给农民。” 6月25日,崇阳籍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邹佳素说。
天城镇茅井村自2017年修通连接县城的旅游公路,并在村里开发了“十古仙村”旅游景点后,她闻讯回村开了一家“抱朴子”民宿。
邹佳素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应中国城镇建设委员会之邀,将茅井村和相邻的河田村联合申报田园综合体,建森林公园,发展康养禅修。如果申报成功,将获得国家奖励8000万元。
近年来,崇阳县依托幕阜山绿色产业带资源和乡村资源,整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公园,已建成天城茅井养生小镇、铜钟野樱花天堂小镇、大岭涂鸦小镇、畈上柃蜜小镇等15个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成为面向华中的国家级乡村旅游目的地。
成功举办“龙泉山赏樱月”系列活动,先后吸引数万名省内外游客来到大岭村、东流村欣赏万亩野樱盛景,打响了“野樱天堂”品牌,激活了乡村旅游热度,铜钟乡大岭村被省政府评为“湖北省旅游名村”。
推出一批度假型、体验型、休闲型乡村旅游项目,浪口温泉度假区、柃蜜小镇、金盆荡、古堰湾等景区持续火爆。
新辟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4条,建成了洪下十里画廊、青山平湖、龙泉山野樱花谷、白崖山景区等特色景区。带动贫困群众发展农家乐、超市等。
农旅嫁接融合,资源搏动资本,全产业互动,全要素激活。2018年,崇阳共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8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4.6倍和5.63倍。
走绿道:生态厚势提纯含“绿”量
“在茶园除草施肥,一天收入60元,一年的务工收入有2万元。” 青山镇磨刀村廖新民说。身后2000亩油茶基地青翠欲滴。
湖北森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靖求刚告诉记者,公司已投入3000万元,流转土地6000亩,打造集果蔬采摘、油茶和茶叶种植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仅扶持贫困村民务工一项,一年的开支就有100万元。
绿水青山是个大磁场,吸引着人才流、资金流、信息流汇成发展流。
浙江临安叶素春夫妇到崇阳示范种雷竹20年,基地发展到1700多亩,销售扩展到长三角、中部、西北等10多个省市。在她们的带动下,70名浙江人先后到崇阳从事雷竹产业。
激活山水资源,发挥生态厚势,崇阳县强化政策吸引和产业扶贫,共投入政府性产业发展资金2.16亿元,落实贫困户产业扶持奖补到户资金3786.46万元,发放小额扶贫贷款3.32亿元,产业带动贫困户比例达到87%。
到目前,全县已吸引200多名“农二代”回乡创业,560名市民下乡开发山水资源,一批空壳村变产业村。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培优提壮行动,天森实业、三普蜂业、故乡云、众望麻花、一盅春茶业等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行业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脱颖而出。
依托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800多家,家庭农场30多户,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个,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
通过扶贫产业带动,人均年增量达到1000元以上。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由2014年全市排名第四,到2017年至今的排名第一。
穿“新鞋”,“走绿道”,崇阳当赢得“金色未来”!
责编:镇强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