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加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做实倍增行动

2025-07-04 20:35 来源:掌上咸宁

本报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方盈颖

掌上咸宁报道

7月2日,通山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内,湖北鑫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械臂以90秒/次的精准频率抓取电容元件,有序嵌入电路板。

“全自动化生产线仅需5名质检人员。”厂长高同美介绍,该项目从2024年11月动工到2025年3月投产,仅用4个月时间,目前2条产线满负荷运转,预计2025年产值可达1.8亿元。

同园区的湖北锐丰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产销两旺。厂长左声朗透露,企业自2024年9月落地以来,已建成2条光学触控显示屏产线,单条产线月产值达700万元;6条产线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3亿元。

两家企业从签约到投产的“闪电速度”,正是通山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的生动缩影。

2024年以来,通山县通过“腾笼换鸟”盘活原科奥工业园,高标准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已成功引进鑫元电子、锐丰达科技等15个重点项目,产业版图覆盖电子线路板、触控显示屏、无人机等领域,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

随着产业园区趋近饱和,通山县随即启动105亩电子孵化产业园建设。目前,园区土地平整工程正全速推进,四十多台挖掘机同步作业。据经济开发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郑勇现场介绍,“已有7家企业排队等候入驻,孵化园将成为产业扩容的新载体。”

6月26日,通山县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7家电子信息企业落户通山县电子信息产业园。签约项目总投资23.5亿元,涉及电子线路板、电子触摸屏、光学玻璃、电子专用材料、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多个细分领域,将进一步完善该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

通山电子信息产业的“逆袭”,源于发展思路的革新与服务效能的升级。为落实“产业倍增行动”,该县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核心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计划到2027年实现产值30亿元,推动县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在项目推进层面,县委县政府出台《通山县2025年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一名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协调机制、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三率两量”调度机制及联席会推进机制,形成“高位推动+流程优化+要素护航+政企协同”的服务闭环。

作为园区服务专班成员,郑勇随身携带“问题清单、施工图纸、企业诉求笔记本”,确保24小时随叫随到。这种“保姆式”服务让投资商吃下“定心丸”——锐丰达董事胡勇坦言:“通山的贴心服务促使我们将浙江、深圳的生产基地向这里转移。”目前,企业正启动征地扩建,进一步扩大产能。

据介绍,预计到今年底,通山县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有望增至25个,将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责编:王苒宇

编审:向东宁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