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这五年,民生保障织就 “暖心网” 越扎越牢

2025-08-29 15:32 来源:掌上咸宁

本报记者 柯建斌 刘玉关 通讯员梅家壕张冰王凡

掌上咸宁报道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过去五年,从百姓加油时的计量精准,到出行路上的井盖安全,再到手机里的反诈守护,市直部门以 “时时放心不下” 的责任感,将民生保障的触角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处。

这五年,我市通过一项项务实举措、一组组亮眼数据、一个个暖心案例,织就了一张覆盖广、韧性强、温度足的民生 “暖心网”,让群众的日子过得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切实感受到发展的温度与幸福的质感。

精准计量护民生

“您看,加油机三个关键部位铅封完好,刚才检测的相对误差只有0.05%,远低于国家0.3%的标准,放心加!”5月20日清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与认证认可监管科工作人员,在嫦娥大道中福石化加油站,一边向车主王师傅展示检测数据,一边耐心讲解。

当天,工作人员携带100升和20升计量标准金属器等专业设备,耗时三小时完成4台加油机检定,均符合标准。这一幕,是咸宁推进加油机计量检定的日常缩影。

近年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对加油站的管理力度,开展加油站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与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一道制定强检计划,做到了应检尽检。开展计量器具综合治理、计量监督专项抽查、检验检测机构以及认证机构监督检查……计量科负责促进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力提升,对检定合格的加油机在醒目位置粘贴强制检定合格标志;对于正常运行过程中超出误差范围的加油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修理调试并再次检定,确保每台加油机都在精准计量状态下运行。

精准计量,成为百姓放心消费的 “定心丸”。为守护百姓 “油罐子”里的公平,咸宁建立“双检双查” 机制: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制定年度强检计划,确保317家加油站,“应检尽检”;同步开展成品油质量专项抽查,2025年计划抽查317家加油站317批次,完成率达100%,全市317家加油站全部签订《诚信计量承诺书》,检定合格的加油机统一粘贴醒目标识,让群众一目了然。

井盖焕新解民忧

“早上8时40分刚反映井盖凹陷,11时就换好了新的,还印着‘千桥之乡—咸宁’的图案,又安全又好看!”8月7日,咸安区马桥镇居民陈先生站在崭新的井盖旁,向邻居夸赞市政部门的高效。当天,市政设施管理中心现场负责人带领施工人员,顶着 37℃高温,按照“环切—破碎—定位—初夯—安装—碾平”的“六步法”施工,仅用28分钟就完成了老化复合井盖的更换,换上了承载力更强、防沉降的新型宽边防沉降井盖。

小井盖连着大民生,咸宁把井盖整治作为民生实事来抓,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在响应机制上,实行 “三小时恢复”制度,通过城市管理指挥中心、12345热线、社区网格员等多渠道收集问题,工作人员收到指令后,确保三小时内完成维修更换或应急防护;在日常养护上,安排专人每日巡查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主动排查问题井盖;在品质提升上,指导各县市区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井盖图案,将咸宁“千桥之乡”“桂乡”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井盖成为城市文化的“微景观”。

数据见证变化:仅2024年咸宁更换高标准井盖4001个。随着管理效能提升,群众投诉量大幅下降,井盖类案件从2023年下半年的1100件,降至2024年下半年的300件,降幅达72.7%。从“问题井盖”及时换,到“文化井盖”添风景,咸宁用精细化管理,让市民每一步出行都踏得安稳、走得舒心。

反诈攻坚保民利

7月28日,咸安区汀泗桥镇程益桥村,一位手拿“情系百姓显担当,拦截诈骗挽损失”锦旗的独居老人,专程前来感谢派出所民警及时上门劝阻,让自己免遭巨额财产损失。

原来,诈骗分子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员,给老人打来电话,称其社保卡出现问题,涉嫌非法集资,诱导受害人将46万的定期存款转为活期,叫她次日带上身份证去指定的宾馆处理问题。当晚,老人由于次日要去宾馆,就随口跟女儿说了一句。她女儿发现不对,立马联系了民警。派出所民警和村辅警连夜赶到老人家中,告知老人这是一起典型的诈骗案件,经过一番努力,成功帮助老人避免了46万元的巨额损失。

这起案例,是咸宁构建“全流程反诈防护网”的生动实践。为守护群众财产安全,咸宁公安从“预警、劝阻、打击、宣传”四方面发力:制定《资金预警见面劝阻工作规范》,细化“接收—处置—反馈—移交”流程,确保预警指令“秒级响应”;成立12支“见面劝阻工作专班”,联合派出所、社区网格员上门开展劝阻;组建“电诈打击专班”,加强涉诈IP、资金流监测;开展“反诈进万家”活动,民警走进社区、校园、企业,通过“反诈讲座+案例讲解+APP推广”等形式,举办宣传活动、发放资料,指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 APP”。

硬核举措带来显著成效:今年1—7月,咸宁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809起,同比下降26.12%;破案229 起,同比下降17.63%;破案率28.31%,同比提升2.92个百分点;累计止付、冻结涉案账户6111个,涉及资金 1.47亿元,为群众返还被骗资金1021万元。从“被动破案”到“主动防骗”,从“事后追赃”到“事前止损”,咸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的“钱袋子”越守越牢,安全感持续提升。

记者手记:

把“民生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过去五年,民生保障的“答卷”越来越厚实,核心在于“从群众需求出发”。井盖管理从“坏了再修” 变成“主动养护”,咸宁的“三小时恢复”制度,让群众反映的问题“不过夜”,文化井盖的设计更让安全与美观兼具;反诈工作从“打击为主”转向“防范为先”,预警、劝阻、宣传多管齐下,咸宁民警一次次上门、一通通电话,用“磨破嘴、跑断腿”的坚持,守住了无数家庭的“救命钱”。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治理理念的升级——把群众的“小事”当成“大事”,把“民生痛点”变成“治理亮点”。

民生保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从0.05%的计量误差,到72.7%的井盖投诉降幅,再到 26.12%的电诈立案下降率,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坚守与付出,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当加油机的计量更精准、脚下的井盖更安全、手机里的诈骗更少时,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化作了脸上的笑容、心中的踏实。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基本保障”到“品质提升”,咸宁正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把群众的 “民生清单”一步步变成“幸福账单”。而这份“账单”上的每一笔,都写满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标注着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幸福分量。

责编:刘念

编审:向东宁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