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世界】第⑧期丨遭受心理创伤后,他们都怎么了?

2021-04-26 15:57 来源:咸宁日报

心理学关乎生命健康,然而很多人却对它知之甚少,甚至存在误解。精神上、心理上的疾病也需要疗愈。通过专业老师的引导,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心理学学习和普及的意义,让心理学为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服务是我们开通《心世界》专栏的初衷。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热爱心理学的队伍中,一起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进。


遭受心理创伤后,他们都怎么了?

编者语:父母的争吵打骂、至亲的突然离世、人生遭遇巨大冲击或变故……这些不幸事件的发生都难免让人们心理受到伤害。在遭受创伤后,人们的情绪、行为、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如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内心自我疗愈,就很容易出现各种比如酗酒、自残或企图自杀等过激行为,影响人们生命健康。


有自伤、自虐行为,甚至于最终要选择自杀行为的人,在他们身上到底发了什么,他们的有机体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使他们非得选择以此种行为和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结。一直以来,对这样的来访者我有着强烈的好奇。

有多位来访者告知咨询师,他们从小就是父母的传声筒,因为父母争吵后从来不会主动与对方沟通,而是将他们的所有不满及诉求向来访者表达。有天,一位来访者在咨询室里声嘶力竭的一边哭喊一边向咨询师表达:在我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天天在外面打麻将,一有争吵就过来向我聊,要知道我才几岁呀,我怎么能理解他们说的是什么,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样。我天天看不到他们的人影,别人家的孩子可以和父母其乐融融的在一起玩、一起闹,我却有时候连饭都吃不到嘴里,母亲还经常打麻将输了回来看我不顺眼就顺手拿起手边的东西打我,我好害怕甚至手足无措,于是我开始逃避上学,晚上睡觉故意不盖被子,我洗澡时用冷水淋自己,身体就开始发烧,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不去上学了。他们一开始还会主动关心我,但是随着生病次数的不断增多,生病也成为他们的累赘,于是他们也不会理会我的病。我感觉到更加痛苦,更加无助,我不知道该如何与别人进行沟通,整晚整晚的失眠,就连父母他们最近还想离婚,活着一点意思也没有,于是我想到了死……当然这位来访者最终被我们成功干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来访者从小就是在一个被情感忽视、充满母亲的打骂的家庭氛围中长大,这位来访者有严重的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性事件一般是指来自于外在的、突发的,引发人们极大精神压力的极端或异常事件。DSM-5认为创伤性应激源是指可能会对自己或亲友造成生命威胁或性威胁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战争、自然灾害、飞机失事、交通事故这样的严重事件,也可以是家人离世、亲密关系的结束、疾病或手术这样的个人经历。当然在儿童创伤的研究中发现,对于儿童而言,长期忽视、情感虐待、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也属于创伤性经历。有一项研究显示:大约1/5的美国女性受过性暴力;在儿童逆境研究中,28%的受访者有儿童时期受过身体虐待,只有36%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完全没有不良经历,而高达12.5%的受访者在儿童时期遇到4种以上不良经历。

在人类遭遇心理创伤后,我们身体各项机能是如何感知这些创伤的?

人类的中枢神经负责基本生理功能和探测危险的这部分大脑被称为情绪脑,在情绪脑中,杏仁核是恐惧中心,它如同一个警报器,一旦遭遇危险,警报器就鸣声大作。可能在我们负责理解的大脑皮层还没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情绪脑就通过两条自主神经系统,激发或减慢我们的身体反应。通过使用不同的迷走神经,我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来应对危险。战斗或逃跑,也可能表现为情感麻木、无法接受现实。但是当战斗或逃跑反应不能克服危机,便会激活我们最后的报警系统:我们的爬虫类脑。这个系统最有可能在我们被攻击者抓住无法行动,或我们年纪还小无法逃脱可怕的养育者时激活。迷走背核复合体(DVC)是负责控制我们进入崩溃或解离状态的副交感系统 的一部分。为了应对创伤,以免自己长期处于恐惧中,这些人会将大脑的一部分关闭,以缓解那些随着恐惧而来的内脏感受和情感。但在生活中,这些大脑部位也负责产生我们自我意识的情绪和感受。于是,我们就见到了这悲剧性的大脑适应:为了不再有可怕的感觉,他们也失去了生命力。

有专家给予了解释: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三种基本础生理状态,当感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自动进入第一种状态,社会参与,人们会主动向周围的人求助、呼救、寻求安慰。如果没人响应他们,或面临立即到来的伤害时,他们的身体会转换到更原始的求生方式:战斗或逃跑。当他们击退击退攻击或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如果这些策略都失败了,他们无法逃脱,身体就会为了保存自己而尽量节省能源、关闭一切不必要的功能。这种状态称为惊呆或崩溃。

就像我一开始所讲的这个来访者,在经历长期的情感忽视甚至虐待时他试图与外界建立联结,但是一直没有人用充满爱意的眼神或微笑看着你,没有人急急赶来给你帮忙,你就需要找到别的方式照顾自己,于是这位来访者就出现逃学,自虐,给自己身上泼冷水、晚上睡觉不盖被子让自己身体出现异常来逃避,最终连这些都没能引起父母的关注并获取他们的爱,于是他在经历当下的应激事件后情绪异常最终崩溃做出较极端的行为。一个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没有办法感到安全,仍然一直在试图寻找他们在世界的位置。于是他们很有可能会用其他方式来让自己好过一点,例如酒精、暴饮暴食、或自伤等。

受过伤害,就要痛苦一辈子吗?并不是。

在经历过创伤后,关键是你能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从思维上修正错误的认知,并从行动上一步步强化,把内在的疗愈本能重新激活。我们不可能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人,但我们能成为更深刻、更完整的自己。


名词释义: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个体经历这些公共、突发的或个体经历的事件后,除了可能的躯体损伤,强烈的精神应激,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反复闯入意识、梦境的创伤体验、高度的警觉状态、与社会隔离或回避行为等,就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严重损害人的心理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特征表现为:经历了极度的创伤事件;常在事件后3-6个月内发生,有时甚至更久;在记忆、白天的想象和梦境中,这种创伤情境反复出现,无法摆脱,这就是闪回,精神分析更容易说重复体验创伤,这在精神分析角度是有意义的,就是一个人在潜意识里面期望再度回到创伤的情境现场,去做些努力,去逆转创伤的坏结局。回避可以提示创伤的情境,害怕触景生情,很难正常生活;无法全部加快创伤事件,高警觉、高敏感、高唤醒状态中至少有下面两项:睡眠障碍、易激怒或愤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度警觉、易惊跳等。


责编:丁婉莹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