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进社区揭秘“银发骗局”

2025-02-26 14:39 来源:掌上咸宁

掌上咸宁报道

为织密老年群体防诈“安全网”,2月25日,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温泉街道办事处滨河社区,开展“老年人防诈必修课”主题宣讲活动,向现场40余名老年居民传授识诈“火眼金睛”,进一步筑牢全民反诈防线。

真实案例深度剖析:伪造公文、假扮公职行骗术

“去年9月,通山60多岁的夏大爷就因为扫了一个陌生二维码,被犯罪分子用伪造的“红头文件”,以领取“专项扶贫资金”为由诈骗3万元……”宣讲现场,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江汉结合近期侦破的典型案例,揭露冒充公职人员诈骗和“红头文件”诈骗的连环套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个人信息、伪造公文、远程操控手机等方式,诱导老人进行转账。“以前觉得骗子离我们很远,今天才知道连‘红头文件’都能造假!”活动结束后,居民王大爷感慨道。

“四大防控利器”齐出手:全链条守护百姓钱袋子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电信诈骗的触角已经开始伸向老年人,针对这类诈骗隐蔽性强、止损难的特点,民警详细解读公安机关的“防控组合拳”:事前依托反诈大数据平台,对可疑网址、APP和来电实施智能识别拦截;事中96110与社区民警联动,精准劝阻受害人;事后,接警30分钟内紧急止付。同时,通过“社区讲堂+短视频+网格员入户”模式开展反诈宣传,覆盖全市80%老年群体。

互动教学入脑入心:民警支招破解“花式话术” 

“如果有人说可以领取‘扶贫资金’,但要先交手续费,该不该信?”“有“公检法”工作人员说你家里人有案件,花钱就能摆平,怎么办?”活动现场,民警通过情景问答、模拟来电测试,帮助老人识别“政策补贴”“花钱保释”等话术陷阱,并演示“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风险查询”“一键举报”功能,还向参与者发放印有反诈口诀的购物袋和记录常见骗局的宣传册。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温馨提示:牢记“三不”原则

1、不轻信:陌生快递、电话、短信、链接、二维码勿轻易相信,可通过110或社区民警核实;

2、不贪心:不为蝇头小利买卖、租借自己的银行卡、电话卡;

3、不转账:涉及资金操作务必与子女商量,必要时报警求助。

责编:周萱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