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6:54 来源:掌上咸宁
通讯员 朱怀良
掌上咸宁报道
富水湖畔,青山环抱间,大竹村如一颗渐次擦亮的明珠,闪耀在富水湖湿地公园北岸。谁能想到,这个如今路网通达、产业兴旺、游人如织的秀美村落,十多年前还是个交通闭塞、经济薄弱、村容脏乱的移民后靠村?巨变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名字——徐良栋。
自2011年担任大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以来,这位1970年出生的大竹汉子,以十四年的坚守与担当,带领全村两千零八十一位乡亲,在这片由原大竹、朱里、贺家三村合并而成的20平方千米土地上(东邻乌岩村,南傍慈口村,西接黄沙铺镇新屋村,北靠阳新县王英镇,15千米湖岸线蜿蜒其间),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开局:以制度为基,趟出起步路
上任之初,摆在徐良栋面前的,是一副实打实的“穷摊子”:上届班子留下的不仅是空空如也的空档村务,还有一堆待偿还债务;村级办公楼、学校、医疗站等基础设施几乎简陋空白;各项规章制度更是散落无序。而大竹村作为富水水库移民后靠村,八个村民小组、七个自然湾星罗棋布,管理难度本就不小。

“越是难,越要往前闯。”作为一名老党员,徐良栋没有退缩。他深知,要带好这个“家”,开好这个局,必须先立规矩、有聚合力。于是,他带头召集村两委班子,逐字逐句商议,敲定了一系列务实制度:日常村务工作细则、人员分工责任制、村干包片联组制度、组长负责制、党员责任岗……从宏观规划到具体执行,事事有章可循。
每周一次的工作例会,成了雷打不动的惯例。会上,大家总结进度、部署任务,不搞虚话套话;会后,班子成员分片落实,徐良栋则带头冲在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他常说:“答应群众的事,就得一竿子插到底,不能打半点折扣。”
既定的目标,要办的事,要解决的问题就要实干到底。不仅凝聚了村两委团结一心的战斗力,更赢得了咸宁市纪委驻村工作组和慈口乡驻村领导的认可与支持。大竹村的振兴之路,由此开局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连心:以初心为使命,铺就民生致富路
“支书,这条路再不修,咱们的竹木,水果都运不出去”!“徐书记,孩子上学要绕远路,走泥巴路,啥时候能有个像样的学校?”村民的呼声,是徐良栋心中最沉的牵挂。他常说:“当干部,就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家事,做他们的‘贴心人’。”
2015年,肖新乡村公路(一条双车国道)规划途经大竹村的消息传来,全村沸腾——这可是打通发展脉络的“黄金通道”!可喜悦背后,是棘手的征地拆迁难题:涉及许多户村民的山林、田地、房屋,甚至还有一些祖坟需要迁移。
“这是大竹村的机遇,再难也得拿下!”徐良栋立刻召集村两委班子,定下“包组到人、标准统一、耐心疏导”的十二字方针。他带头包联矛盾最集中的片区,白天带着村干部丈量土地、核算补偿,晚上挨家挨户串门,坐在村民炕头算“长远账”:“路通了,不仅出行方便,农产品能卖上好价钱,将来搞旅游也有底气啊!”

那段时间,他的手机成了“热线”,一天接打几十上百个电话是常态,吃饭时被村民叫去调解纠纷更是常事。有“钉子户”跑到村委会拍桌子,他始终笑脸相迎,摆政策、讲情理,直到对方点头理解。“只要真心为群众好,没有解不开的结。”在他的努力下,所有矛盾都在村内化解,公路得以顺利施工。
借着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这股东风,在咸宁市纪委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大竹村的民生工程接踵而至:崭新的村委会办公楼拔地而起,标准化学校和幼儿园让孩子们就近入学,新农村安置点圆了异地搬迁户和困难户、五保户的“安居梦”……如今的大竹新村,白墙黛瓦映碧水,成了市县闻名的写作与采访基地,游人至此,无不赞叹“今非昔比”。
兴业:以特色为翼,寻找致富门路
“路修好了,房子新了,可口袋鼓不起来,大竹的振兴就是空谈。”徐良栋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山水大竹资源与产业发展。在他看来,大竹村坐拥富水湖湿地风光,15千米湖岸线是天然的宝藏,必须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大竹村一组南山片有三百余亩山地闲置未开发。因一河之隔受到制约未能开发利用。朱里桥早几年公路局已构图有修桥意向,除政府投资外,因资金短缺又无人牵头而搁置。徐支书从大局着眼,建这坐桥意义重大,南山大片土地就能开发利用。于是他牵头把关,带领村组两委干部会同市纪委驻村领导一起,绘图报批,起动资金,土地征收,监督操作,终于2021年10月一座宽阔的百米大桥顺利竣工。此桥成了大竹村最耀眼的地标。是徐支书领导下的一项实在满意致富工程。此桥竣工建成后,顺应而来投资的通山县农业格宁公司,看准承包征收了大竹村一组桥对岸南山片三百余亩土地作为果木种植基地。土地流转承包后,每年除农户得到应有土地租金外,也带动不少村民务工就业增收。

2017年,湖北尊禧鹿业(通山)有限公司有诚意在村里建梅花鹿养殖基地。消息传来,有人欢喜有人忧——征地涉及多个村民小组,协调难度不小。徐良栋主动对接,联合市纪委驻村工作组和乡领导,带领村两委班子一次次召开协调会,带着村民代表去外地考察鹿业养殖的效益,终于打消了大家的顾虑。如今,这个基地不仅成了村里的特色名片,还带动了近百人就业。带动了鹿业就地增值增收增景: 鹿茸参,鹿血酒,产业繁花迷醉眼;观靓景,观琼阁,园区雅客坐春风。
此后,光伏电站、农贸市场、蔬菜大棚、脆枣基地……一个个项目在大竹村落地生根。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这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徐良栋并未满足,另外引导其他组致富项目也动起来,油茶林、梧桐林,松杉林,楠竹坡接连成片,五十亩、上百亩的种植大户越来越多,村民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灿烂,钱袋子也渐渐鼓起来。
最令人称道的,是徐良栋对乡村旅游的谋划。依托10多千米湖岸线,他带领村民修建了上千米钓鱼步道和5个观景钓台,成功举办首届钓鱼大赛,吸引了武汉、黄石等地的钓友纷至沓来。随之兴起的,还有农家乐、土特产摊点、自驾游营地……昔日寂静的大竹村,如今热闹非凡,村民的收入也多起来,生活越来越富裕。
铸魂:以党建为纲,凝聚发展力

“村子要发展,党建是引擎。”徐良栋始终把加强基层党建摆在首位。过去,村里开会常是“干部自说自话”,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今,每月一次的党员会成了“香饽饽”,哪怕在县城、市区务工的党员,也会专程赶回来,为村里的发展出谋划策。
这变化,源于徐良栋的“严”与“实”。他以高标准建强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培训,严肃“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推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他多方寻访,储备了16名年轻干部人才,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在他的带动下,党员们主动亮身份、作表率,成了乡村振兴的“先锋队”。
2020年7月,暴雨来袭,富水湖水位骤涨。徐良栋第一时间召集村两委,配合市纪委驻村工作队,制定两套群众转移方案,带领党员干部逐户排查低洼区域,连夜通知危险地段村民转移,并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那几天,他几乎没合眼,直到洪水退去,全村无一人受灾,他才松了口气。
不仅如此,徐良栋还带头推动文明新风建设和乡村整治建设,全村发生了惊人可喜的变化:通过整治人居环境后,全村各组湾入户路已硬化;贺家至庙岭两千多米长、六米宽的环湖柏油公路及绿化带拔地而起;各组湾水码头(特别是竹坑水码头引人注目);各组停车场;各组自然湾的大型娱乐广场;绿化带、健身器材、篮球场、休闲长廊、砖制篱笆围墙,一应俱全,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和移风易俗理事会,推动祠堂功能从“宗族议事”向“文化活动”转变;发挥村妇联领导作用,每年的大型节日,三八妇女节,老年节,组织文艺汇演;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如今的大竹村,远近途径的游人赞不绝口,不仅屋舍俨然,物质富足,精神生活也更丰盈。每当夜幕降临,各湾组有规律的跳舞,鼓乐队演出,健身操活动,热闹非凡,喜乐融融,仿佛仙境。

十四年风雨兼程,徐良栋收获的荣誉奖能堆成一大叠:他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村干部、省党校学习班优秀学员;大竹村更是先后荣获“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咸宁市特色产业示范村”、“湖北省森林乡村”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通山县红旗村”。面对荣誉,徐良栋始终淡然。他常说:“我就是个农民支书,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比啥都强。”
工作中,他更是严于律己,带头遵守党风廉政规定,从不利用职权谋私利,更不搞拉帮结派、吃喝应酬。村里大小事务,一律集体决策,遇到难题,他总是主动担责,维护班子团结。这份清廉与担当,让他在干群心中树立起一座无形的丰碑。村民为之点赞:
赞徐良栋支书
任职支书十四春,擎旗领路为乡亲。
干群发力千难克,纪委帮扶百计臻。
党建凝心凝众志,民生筑梦筑芳辰。
清廉自守丰碑立,大竹新村耀日新。
如今,年过半百的徐良栋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力行。站在富水湖畔,望着日新月异的大竹村,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位擎旗领路的“领头人”,正带着大竹村乡亲,一步一个脚印,朝着更美好的明天稳步前行。
责编:章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