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咸宁】炸面窝

2021-11-19 03:21:00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陈希子 

掌上咸宁报道

面窝是咸宁常见的家常小吃之一,通常在早餐时间(咸宁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而叫它“面窝”。

小时候,每天早上上学来不及,我就会买个面窝,然后配碗汤粉,就着细汤粉咬着面窝,咬一口面窝,咔滋咔滋,再吃一口汤粉,汤的味道和面窝的焦香融为一体,想起了就口水直流。

学校不远处,有一家餐馆,里面有一位胖胖的师傅,为人很和善,他炸的面窝特别好吃,别人就是炸不出那种味道。师傅在炸面窝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用勺在锅中轻微晃荡,极富韵味和节奏感。后来师傅退休了,我再也尝不到当年那炸面窝的味道,感受不到那晃荡锅勺的韵味。现在,每每想起师傅的炸面窝,就会有一种口有余香的感觉。

据说面窝创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汉口汉正街附近有个卖烧饼的名叫昌智仁,看到卖烧饼生意不好,就想办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经过反复琢磨,他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很快就制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

这种饼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很有味道,人们觉得很别致,昌智仁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色早点。

做面窝其实也不复杂,把大米放入清水盆中淘洗,去掉杂质,洗净沥出,仍放入盆内,加黄豆150克,用清水浸泡至水分渗透米内,然后磨成细浆。

把做好的米浆盛入容器内,放入精盐、葱花、姜末搅拌均匀,再兑入适量黄豆浆拌匀。

把食用油入锅置旺火上,待油烧至八成热,执铁制圆形窝勺(中间凸出),先将芝麻撒入窝底,然后舀一勺米浆放入窝内,用勺边顺着划一道勺印,呈空心窝状,放入油锅中炸,至一面呈金黄色时,翻出铁勺中的米窝,用铁火钳夹实翻面继续炸,待两面呈金黄色时,捞出即成。

面窝的美味秘诀在于,面窝是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变形”的。我比较喜欢脆脆的口感,可以炸“薄”面窝,就是让师傅面浆少放点,可以把整个面窝都炸成酥脆薄饼,用来沾着面汤汁吃,真是唇齿留香。如果是牙口不太好或者喜欢吃酥软口感的人,也可以要求只做外圈,炸完看起来就像个“呼啦圈”,圆胖可爱,吃起来软香可口。

责编:张敏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