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房】李清照的诗意人生

2024-09-05 03:48:06 来源:咸宁日报

口述/王秀兰 整理/本报记者 王恬

站在时光的渡口,回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人生历程,宛若一幅“明媚忧伤两参半,烟火诗意伴清欢”的四季写意画。

早年的李清照,才华初绽,明媚娇俏,灵动可人,恍若“嫩芽碧翠几枝杈,浅醉深红皆入画”的春景图。

李清照出生于富庶士大夫之家,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官居高位,藏书很多。颇受父亲娇宠的李清照在书香熏染下,明丽潇洒,才情横溢,诗情画意信手拈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曲《如梦令》声动文坛,少女的娇俏悠闲,天真烂漫,尽在日暮西山,泛舟溪亭,荷花静美,争渡嬉闹,鸥鹭惊鸣中体现尽致,自然惬意的心境沁润其中,让我们唯有羡慕。

新婚燕尔,李清照的爱情灿如夏花,开得如火如荼。他们妇唱夫随,吟诗作对,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生活闲适而幸福。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这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把两人的点滴幸福描摹殆尽。新婚之初,赵明诚陪着李清照逛花市,她买下一枝含苞待放的鲜花,那花上清露点点,如同颗颗清泪晕染了绯红的脸颊,煞是好看。她竟然有些担心这艳丽的花儿夺了自己的光彩,于是她再次整理自己的妆容,将花插在发簪旁,问自己的丈夫:我和这花到底谁好看?一个娇憨可爱的新娘,着实惹人怜爱。

美好的日子转瞬即逝,时至中年,秋凉不期而至,李清照的人生随之秋声四起。由于丈夫党政分歧官场纠葛,他们夫妻二人不得已分离两地,饱尝思念之苦。“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无法排解的刻骨思愁在《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她孤独寂寞,凄惨冷清,最难将息的情怀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那相思无觅处,那真挚情感的流动,都蕴藏在她不加修饰的清词妙句中,诗词不见情字却饱含深情,读来让人动容。

晚年的李清照家破人亡,生活孤苦,生命也如同进入了寒冬。此时,她的诗词情感深沉,充满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徽宗、钦宗父子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其间,她悲愤难平,写下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也表达了自己人生价值取向。人活一世,身当建功立业,生为人杰,死当鬼雄的英雄气魄震撼人心。

可命运弄人,第二年赵明诚病死,更让她雪上加霜,难忍悲痛。《孤雁儿》就是她此时处境的写照。“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全词以“梅”为线索,先写相思之情被梅笛挑起,被梅心惊动;再写折梅无人共赏,无人堪寄,由此抒发自己无可排释的国破家亡的绵绵长恨。

面对国破家亡,李清照并没就此消沉,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直到最后孤独地客死江南,一代才女香消玉殒……

李清照用一首首诗词刻画出自己的人生画卷,或温馨娇俏,或思愁纷飞,或悲戚哀怨……她诗意的人生终结在时代的浪潮中,却蕴藏着一个灵魂的倾诉。其文学价值和成就,永远鲜活在人们心里。

责编:王苒宇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