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州篁酒:竹骨酒魂里的东方诗学

2025-07-01 04:50:49 来源:掌上咸宁


本报记者 刘玉关


青筠为引,启封千年岁月瓮。

药姑山的晨雾还未散尽时,楠竹的肌理正渗出第一滴朝露。这片北纬29度的秘境,藏着通城最丰饶的绿壤——红黄壤在山岚中舒展如绸缎,弱酸性的质地里沉淀着亿万年的日月精华。

当劲牌酒业的脚步踏碎林间霜色,这片海拔60至1300米的竹海绵延成诗,而隽州篁酒的故事,便从竹节爆裂的脆响中破题。

古人以竹为器盛酒,今者以竹为魂酿韵。瑶族人在竹影婆娑间发现的种酒智慧,历经千年淬炼,在隽州篁的陶缸里焕发新生。

2018年的那个春天,三位创业者站在药姑山巅,看云雾在楠竹间流淌成河,忽然懂得:乡村振兴的号召与竹酒的机缘,原是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馈赠。

彼时他们尚不知,这方被1650毫米年降雨浸润的土地,将孕育出改写竹酒历史的密码——那些壁厚12毫米的楠竹,正以比普通竹子厚50%的竹肉,贮藏着黄酮与多糖的生命秘语。


百炼千酿,破译自然天工律。

这是一场竹与酒的量子纠缠。种酒的过程,是一场精密如诗的化学实验。当六年陈的劲牌原酒注入竹腔,红穗糯高粱与古泉水的魂魄,便与竹纤维开始了长达187天的对话。

春分至秋分的黄金周期里,每棵竹子都是天然的蒸馏器:春季14天的清甜,是新竹吸足雨水后赠予酒体的鲜嫩;夏季10天的醇甜,是烈日下竹液奔涌时留下的蓬勃;秋季7天的醇厚,则是竹节成熟时沉淀的内敛。

在海拔300至600米的向阳坡地,2到3度的“青壮年”楠竹被赋予专属二维码(度表示竹的年龄,1度代表生长1年半的竹子)。这些周长超32厘米的竹材,在钻孔机触碰到竹壁的刹那,渗出的汁液带着山野的清冽。

密封后的竹腔成了微型酿酒工坊,原酒在竹单宁的催化下,甲醇如晨雾般消散,香草醛与丁香酚则如繁星般浮现,最终在国家级评酒师的杯盏中,化作“竹香融陈韵,甜香绕舌端”的品鉴笔记。

这是一幕时光窖藏的三重境界。从竹腔到青笥坛,是酒体的第一次涅槃。陶缸库的幽暗里,两年坛藏让竹香与酒香完成分子级融合,酒液如琥珀般凝出岁月的光晕。

再入玉竹瓶贮一年,瓶身的竹纹与酒液的竹韵相映成趣,此时开瓶,竹香已穿透瓶壁,在空气中织就无形的香网——这是十年酿藏的魔法:六年基酒陈化,三年竹酿坛贮,让每毫升酒液都饱含93mg竹叶黄酮,成为流动的自然精华,蕴藏着千年养生智慧的现代诠释。


篁韵天成,肇启东方酿新章。

当药姑山的竹涛与陶缸的发酵声共振,隽州篁早已超越了酒的范畴。它是生态哲学的具象化:每选用一棵楠竹,便在原地补种三株新苗,让竹林在循环中永葆生机;它是科技与传统的联姻——两千多次实验数据化作竹节上的刻度,将瑶乡古法升级为可复制的现代标准;它更是乡村振兴的缩影,让通城的楠竹从山间薪材,蜕变为带动百户增收的“液体黄金”。

品饮隽州篁,如读一卷立体的山水诗:初闻是竹露滴清响的空灵,入口是山泉浸高粱的甘冽,回甘处则泛起药姑山云雾的绵柔。国家级品酒师杜艳红轻摇酒杯时,看见的不仅是微黄透亮的酒液,更是东方酿酒智慧在新时代的折射——当竹香与酒香在舌尖完成最后的交融,那抹余韵悠长的甜,原是自然对匠心最慷慨的回赠。


青史为证,篁酒长歌向未来。

此刻的药姑山,新一批种酒的楠竹正舒展新叶。那些被岁月打磨的竹节里,隽州篁的团队仍在续写传奇:他们让年轻的通城工匠与返乡技术骨干并肩,用显微镜观察竹纤维的脉络,用色谱仪解析香气的密码。

竹酒魁首隽州篁。当“全国竹酒第一品牌”的愿景在晨雾中渐次清晰,这支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的队伍懂得:真正的佳酿,从来不止于口感的惊艳,更是对土地的敬畏,对时光的臣服,以及对千万饮者的承诺。

暮色中的酒厂,青笥坛排列如琴键,玉竹瓶折射着星光。竹与酒的故事,正在通城的月光里酿成新的诗篇——这诗篇里有竹的筋骨,酒的魂魄,更有一群追光者用天工匠心和鎏金光阴,在东方酿酒史上刻下的隽永不朽。

编辑:马丽

审核:章文静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