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09:30 来源:咸宁日报
周瑞云整理
蒲圻古城又名蒲圻石城,它位于赤壁市区蒲圻办事处境內的陆水河南岸,修筑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是湖北唯一尚存青条石垒筑城址。
过去,赤壁市叫蒲圻县,由孙权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因湖多盛产蒲草而得名。历史上,洪水泛滥成灾,蒲圻县治一路碾转迁徙于此。据当地有关专业人士考证,原蒲圻古城面积约六百亩,从明朝万历三年(1575年)至清嘉庆三年(1798年),历经223年,几经历代县官持续修筑而成,充分体现了明清建筑风格。
相传蒲圻古城前身是三国吴鲁肃修筑的粮城,系东吴屯粮草之处,称营里土城。自唐贞观七年(633年)蒲圻县治从陆溪川中迁驻鲍口(白云山北麓,时地属鲇渎镇),历为蒲圻县治所。当时以山水为屏,无城廓。明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胡其高倡修县城,当时以泥沙小石砌成。
蒲圻石城建筑风格独特,清一色条石砌垒,严丝合缝,门拱采用三合土、糯米、石灰浇注而成,经千年风雨雪霜侵蚀,仍能遗存至今。今存长约800米城墙和“聚奎”、“迎薰”、“通汇”、“拱极”4门,上起南门头,下至陆水一桥桥头,沿陆水河右岸而行。2007年,古城墙被列入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蒲圻古城是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历史遗存最丰富的明清县城,是京广深港高铁线路上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池体系,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020年2月,省政府确定了41个第一批湖北省历史文化街区,蒲圻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榜上有名。该街区从明清时代开始直到上世纪80年代都是城市商业中心,至今仍保存了大量传统手工艺、作坊、服务行业等,具有丰富、真实的历史信息和赤壁传统生活风貌。
为挖掘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赤壁市把蒲圻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与蒲圻古城保护开发工作紧密结合,成立“蒲圻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指挥部,科学定位,区域性、系统性打造赤壁文旅融合新名片。蒲圻古城将以崭新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编:张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