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8 10:54 来源:咸宁日报
陈天生/文 姚东旭/图
陪朋友到赤壁考察竹资源回到北京,眼前老是翻涌竹的倩影,心里老是响着竹的韵律。
在万千植物中,人们最钟爱的,是梅、兰、菊、竹,称其为四君子,以寄寓人的品格与节操。而我最喜欢的是竹。
梅花独傲冬雪,兰花吐香春林,菊花灿然秋野,实是难能可贵。但总觉得它们是逞一时之勇的孤胆英雄,应时而开,也应时而谢。而竹则不然。它们四季如常,不管是严寒、酷夏,还是寒秋,它都不改其绿,一到春天,它也不像花儿那样以艳抢眼,以香争宠, 而是催促它的后代冲开冻土腐叶,迎着春光,迎着春雨,拔节而长。待到百花凋谢时,新一代的竹,已蔚然成林。竹子也深谙统一战线之道,不管是血缘之亲,还是异根之族,它们都根鞭相交,枝叶相拥,组成威武雄壮的竹阵。无论你是登临峰巅远眺,还是驱车山路四顾,那延绵起伏苍莽无际的竹山,就像波翻浪涌的大海,让你感受一种气吞山河的伟力。这般的壮阔之美,让那几枝播香吐艳的花儿们相形见拙。
竹子挺直而修长。它没有横生的枝蔓,更无盘曲斜出的茎杆,而是一杆挺立,亭亭直上,给人肃然端正之感。难怪白居易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着”。你看,这不正是人中君子所追求的正直不倚的美德吗?
竹子还有“抱节君”的雅号。竹身每隔尺余,均有一节,以保证竹竿不被风摧而断。文人讲的节操,气节,大概是因竹的劲节而来。清人王炎在《竹赋》中说“竹之操甚有似夫君子者”。竹以节为坚,人以节而贤,对它给人的坚贞不屈守节而傲的含义,郑板桥赞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与劲节相对的是空心。竹子外实而内空的特性,也是历代思想家将竹子人格化的意指。古代文人讲究“外王”的正气与“内圣”的谦卑来培养自己的德行,完善自己的人格。竹子的外实和内空,正符合文人修身的价值取向。于是,竹子的这一特征,就成了坚贞与虚心的象征。正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所赞“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竹子的挺拔直上和凛然风节,符合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竹的萧疏淡雅之姿,竹林的静穆清幽之境,又符合道家修身养性逍遥自在的出世观念。凡看破红尘,厌恶世俗的高士大贤,无不偏爱与竹同居。在宁静朴素百鸟和鸣泉水叮咚的竹林,不仅能荡涤尘念,澄莹神骨,还能尽情欢歌,放声长啸,使人性得以完全的复归。古往今来,该有多少不愿入官场作笼鸟盆鱼的高贤圣哲,隐逸深山,将竹林作为他们的怡神之地,养心之所啊!
竹子的用途极其广泛,其制品涵盖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领域。它的实用价值,也是花儿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科技手段的落后,这种上帝赐予人类的宝贵的再生资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赤壁盛产竹,被国家林业局誉为“中国竹子之乡”。只可惜,赤壁丰富的竹资源并不为外界所知。我的朋友经过10多年的艰辛努力,开发了一种以竹子为原料的新材料。这种材料比钢轻八倍,比钢硬六倍,耐高温千度以上。当我要引进这个项目时,他们怎么也不相信赤壁多竹。及至我陪他进入茫茫竹海,他才大吃一惊:“这比我考察过的几个省的条件要好多了”!兴奋之余,他还畅想,在项目落户时,他要常驻赤壁,学学古人,作个“竹中高士”
推开窗户,偌大的北京,被雾霾笼罩,不见万千楼宇,只闻车流喧器。此时,多么向往“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的竹林之居啊!
责编:丁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