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庞赟、通讯员 吕世蒙
出门上路,这是生活里稀松平常的事儿。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也在不断变化。咸宁的路宽了、多了,车也多了,堵车也变成了常事。不过近年来,好多细心的市民发现有些易堵路段畅通了不少,而且还多了很多新潮的交通设施。
“直行待行区”提高通行率
12月16日早上7点20分,正值上班的早高峰,市民张威开车从位于金桂路的家中出发,前往希望桥。
不一会儿,他来到了泉塘路口,不巧的是,直行的绿灯刚刚变红,他需要等待。几分钟之后,眼看着左转灯变绿,张威赶紧启动车子,缓缓驶入了斑马线前方的“直行待行区”,待直行绿灯亮时,他第一个通过了路口。
“我家住在咸宁高新区牌楼那里,在温泉路一家单位上班,每天上下班必须经过泉塘路口三四次。”张威告诉记者,每次经过泉塘十字路口,他都要等好几个绿灯才能通过。堵得最严重的一次,他刚刚过银泉大道与交通路的十字路口,前方便堵了。
“9月份的时候,发现这里在施工改造,看到工人们在重新画地标线。不曾想,除了原本的左转弯和直行车道外,斑马线前方还新增了数条虚线画的直行车道。”张威说。刚开始,他不清楚这些虚线的直行车道是干什么的,不敢走,怕被扣分。后来才知道是直行待行区。
“走了好几回了,感觉很不错,我还特地在网上查了一下,直行待行区在大城市很常见,可是在我们咸宁,却是第一次见。”张威说。
交警介绍,车辆待行区,作用在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左转绿灯亮时,直行车辆可以进入斑马线前方的待行车道,等待直行绿灯亮起后通行。
“潮汐车道”借道左转
12月17日下午2点10分,泉塘十字路口,银泉大道左转咸宁大道绿灯亮,但是通行车辆较多,已经排成了长队。女司机曹薇把方向盘一打,车子越过了长长的车队,从“潮汐车道”抄近路来到了咸宁大道。
“在城区开了6年的车,还是第一次看到‘潮汐车道’,挺新鲜的。”曹薇告诉记者,她家住谭惠小区,在贺温路上班,从银泉大道左转至咸宁大道,是她每天上班必经的路线。但是路口车流量大,有好几次因为堵车,差点迟到。
11月初,曹薇就看到有工人在泉塘路口的路面划线,并有一部分路面刷成了绿色。起先,她并没有在意,后来她发现掉头处竖了一个“潮汐车道专用灯”的标示杆,再后来,她看到专用灯变绿时,有车子驶入,借道左转……
11月14日,曹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次走了“潮汐车道”,事后她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分享心得:有了潮汐车道,再也不用担心上班会迟到了。
交警介绍,泉塘十字路口,车流量大。在上下班的早晚高峰期,容易堵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在泉塘路口设置“潮汐车道”,能有效缓解拥堵。
“左转调头车道靠右”前卫科学
12月17日早上7时许,书台街与茶园路交叉的丁字路口,9路公交车司机游永国将车子停靠在最右侧的车道,左转绿灯亮时,他熟练地一打方向盘,车子稳稳地左转至茶园路。
“我在广东开了十几年的大货车,那里有好多地方都把左转和调头的车道设置在右边。”游永国说,没想到咸宁的设施也跟大城市接轨了,前卫科学。
交警介绍,书台街设置了隔离护栏后,与茶园路交叉的丁字路口最左侧车道左转或掉头空间被压缩了,容易导致部分公交车或是大型车辆转弯半径不足,不能顺利通过路口,为了防止道路拥堵、减少安全隐患,所以把左转车道设置在右边。
记者感言:
交通拥堵,是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的问题。
今年来,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断完善道路基础设施。重新施划4万多平方米标志标线、对原7处路口不合理的标线重新整改施划、城区现有路段新增210块标志标牌……这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多部门联手合作,比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科学设置交通标识、提高市民的素质等。
建设文明和谐的公共秩序,是城市公共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数。当前,我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交通文明,还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努力!
责编:张欢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