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特约记者 李星、通讯员 黄宏翔
十几年前,当谢宝川和丈夫搬进化纤小区时,她的内心不免失望。
虽然生活在温泉市区,可这里好像和整个城市的日新月异背道而驰,是日渐衰落的。
化纤厂“垮了”,化纤小区也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生命力。屋子一天天老去,道路一天天破败,小区的空地渐渐荒草丛生,成了左邻右舍的菜园,成了鸡鸭禽畜的“游乐场”……
年过半百的谢宝川曾想:这破房子肯定要住一辈子了吧。没想到步入晚年的她,竟然等来了化纤小区的新生。
化纤小区建成于1995年,共有288户居民。自2006年化纤厂破产后,小区因长期缺乏管理,人居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等诸多问题日渐暴露出来,居民怨声载道。
今年,化纤小区被纳入我市第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并被列为湖北省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小区。3月,化纤小区改造工程启动,停滞发展多年的小区,终于迈开追赶城市发展的步伐。
12月12日,记者走进咸安区温泉街道办事处岔路口社区化纤小区,第一印象是安静、整洁。小区门口的林荫道旁是两列大树,笔直的树干有一人环抱粗,茂密的枝丫诉说着小区的年代感。
穿过林荫道,只见宽阔平整的小广场上,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一些居民在散步、锻炼,小区墙面粉白,绘上了墙画和积极向上的宣传标语,不远处的居民楼外搭着脚手架,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了。”一位正在施工的工人告诉记者。
正带着孙子在小广场散步的居民吴爱平说,小区完全改头换面了。他说:“以前这里到处乱搭乱建,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在花坛、空地种菜,还有一些人养鸡养鸭,一到夏天臭气熏天,门都不想出,更别说有活动的空间。如今总算像个城里的小区了!”
小区党支部书记付国辉介绍,旧改开展以来,小区清理了菜地、鸡棚,拆除违章建筑114处,清理杂物和建筑垃圾上百余吨。还对排水、道路、休闲广场等进行改造,增设了生态停车位、充电停车棚,设置了警亭、安装了监控,对小区主干道进行了改造,畅通了微循环……
小区环境发生改变的同时,居民们的精神面貌也悄然变化。
谢宝川说:“以前我也在小区种过菜,我爱人当时批评我,我不服,别人都能种,我凭什么不能。因为那个时候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觉得小区就这样了,看不到希望。现在小区旧改要清理菜地,我举双手支持,政府花这些钱改造小区都是为了我们好,我不能拖后腿!”
和谢宝川一样,看着小区一点点的改变,居民们都觉得有了奔头,大家的观念在悄然改变,乱搭乱建的现象没有了,乱倒乱扔的现象也变少了,改造碰到困难,都尽力支持……
“听说小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马上就可以开放使用了,不仅可以办事,还能在里面看书、娱乐!”小区广场上,居民们看着已经建成的几百平米党群服务中心,开心地议论着。他们期盼着,化纤小区的未来,一天更比一天好。
记者感言:
在很多旧改的小区,居民似乎都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旧改之初,对改造充满疑虑,怕自己吃亏,个别人存在抵触情绪,多数人等待观望。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区长时间缺乏管理,人心涣散带来的信心缺乏。
就好像长期处在黑暗之中的人,走出黑暗,可能会对阳光一时难以适应。
但随着改造的推进,政府的坚决态度和实际行动,给了旧改小区居民信心。旧改像一束阳光,照进了一个个有些寂寥的城市角落,为它们带来了新的活力,照进了一个个普通的家庭,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带来了希望……
责编:镇强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