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赋能 温情守护

2025-06-19 10:52 来源:掌上咸宁

本报记者 王恬 通讯员 周志芳 王莹

掌上咸宁报道

6月11日,咸安区永安街道文笔路社区畔山林语小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内,社区党委联合咸安区妇联、咸宁市第十八小学,正为辖区孩子与家长开展一场名为“温暖心灵 护航成长”的心理关爱之旅。

“孩子们,情绪就像天空,有时晴朗,有时也会下雨。学会认识它们,就是握住了内心的小罗盘。”专业心理辅导老师陈莉莉站在台前,温和而坚定的声音穿透了课堂的宁静。台下,孩子们仰起纯真的脸庞聆听,家长们凝神倾听。

陈莉莉的课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她以多年沉淀的专业智慧,精准切入未成年人成长中的真实困境:面对学业压力这座无形大山,她传授“压力分解四象限法”,将庞杂任务可视化拆解;在情绪管理的迷雾森林里,她点亮“情绪日记”与“呼吸调节锚点”这两盏灯,引导孩子们辨识风暴预警信号;当亲子沟通的桥梁出现裂痕时,她揭示“积极倾听的法则”,让家长学会捕捉孩子话语背后未说出口的期待与委屈。

“原来孩子顶嘴时,不是挑战我,而是在说‘妈妈,看看我的委屈吧’。”一位家长说。

陈莉莉认为,心理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奔赴的觉醒。这堂课如同一把钥匙,既为孩子开启了自我认知的通道,也为家长推开了科学教养的大门。

当课程进入实践环节,场地瞬间转化为欢乐的互动磁场。“合力运球”游戏中,孩子们背靠背夹住气球,小心翼翼挪动,稍有不慎气球便调皮溜走。这挑战不仅是身体的协调,更是无声的信任契约。10岁的小李同学在失败几次后,主动调整策略:“小宇,我喊‘一二’时我们一起迈右脚!”细微的战术调整,映射出团队协作意识。

“飞翔的云朵”环节则化身为情绪表达的创意舞台。孩子们用彩色卡纸剪出代表不同情绪的“云朵”,将其贴在巨大的背景板上。“红色是生气,蓝色是伤心,黄色是开心!”一位女生兴奋地说。这些具象化的“云朵”不仅承载着孩子们丰富的情感,更成为彼此理解、共情的直观桥梁。

“过河搭桥”游戏则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有限的泡沫垫是唯一的“求生浮板”,孩子们必须紧密协作、快速传递,才能让全队抵达彼岸。竞争的压力没有催生指责,反而激发了智慧与体谅。“快,踩我这里!”一个男生毫不犹豫将垫子推到落后的队友脚下。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心理教育“情绪认知、有效沟通、团队协作”的目标深植于孩子心中。

“以前总觉得孩子吃饱穿暖、成绩上去就行,今天才懂得,心理健康比分数更重要!”居民彭阿姨说,“这样的课,能不能月月有?我们家长太需要了。”

“彭阿姨的心愿,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心理教育不是一场活动的热闹,而是细水长流的社区工程。”文笔路社区党委书记董莉说。

据介绍,该社区正积极构筑“家校社”三位一体的长效心理支持网络:一方面整合专业机构资源,计划在社区开设常态化心理咨询室;另一方面,与市第十八小学深化合作,推动“心理课程进班级”;同时,将培育社区心理志愿者队伍,让关怀的力量扎根邻里日常。

责编:王苒宇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