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5 17:00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王苒宇 见习记者 聂莹颖 实习生 陈沁
掌上咸宁报道
4月15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馆。
“很有意思”,是当天观展群众评价最多的一句话。
当灿若星辰的“非遗”文化遇到现代科技,会碰撞出哪些有意思的火花呢?
走进非遗馆,印入眼帘的便是精湛的木雕工艺。木雕师傅官晓龙正在桌前雕刻。他神情十分专注,手上的动作严谨而细致,刻刀下的花鸟栩栩如生。官师傅说,“非遗馆给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能让群众近距离感受、沉浸式体验,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说是很好的。”
进入馆内,茶文化、中医问诊、戏曲表演等一一展现,让人目不暇接。馆内设有“觅趣村野”“茶语山林”“医药汇珍”“习曲传韵”和“采风问俗”等5个展厅,立足于生态咸宁,提取鄂南古民居、楠竹、茶园等元素,展示赤壁摩崖石刻、通城天岳关、嘉鱼三湖连江等自然人文景观,传播生态理念,展示非遗特色。
据了解,该馆总投资780万元,总占地1078平方米。
馆内,各种互动软件勾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上手体验。“咸宁民俗动画”、“听音辨曲”、“方言谜语”等互动软件,让非遗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戏台”“中医脉案通台”“砖茶制作VR游戏”等现场体验,则让非遗“活起来”。非遗馆负责人介绍,坚持动态展示, 突出活态传承,是展馆一大特色。特别是VR体验展区,既可以足不出户“云游”茶道古街,漫步在羊楼洞街道,感受草木摇曳,体味茶韵茶香,互动游戏更是让人幻身“茶农”,在绿意葱葱的茶园里采摘新茶,体验砖茶制作过程。
市民周女士在馆内玩的不亦乐乎,每个展厅的互动软件她都逐一体验,“很适合带小孩来,又能玩游戏又能涨知识。”她表示,有机会将带小孩来打卡。
咸宁历史积淀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全面启动非遗保护这一系统工程。目前,全市共有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3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9个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市文旅局党组书记李振表示,将以非遗馆建成投入使用为新的起点,推动非遗保护事业整体发展,不断加强地域特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促进文化繁荣,推进文旅融合,助力全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链接:
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位于咸宁市文化中心
(金桂路市博物馆旁边)
免费向市民开放
开放时间为: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2:00
下午14:30—17:30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