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07:44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欢 通讯员 徐权 谢慕武
对于汛情险情,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处置。日前,省地质局地质四队专业技术人员赴崇阳县沙坪镇泉塘水库、嘉鱼县渡普镇斧头湖,给堤坝做“CT”,快速锁定险工险段,为后续除险加固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点击视频,一分钟了解防汛黑科技
7月中下旬,该队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来到泉塘水库和斧头湖,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技术为堤坝做起了体检。过程当中,通过施加外部电场,分析堤坝下面电阻率的分布情况,从而快速、精确地探测可能存在的渗漏、空洞等安全隐患,其原理和医学上的CT相似。
“我们都知道,任何物体都有电阻,堤坝中有水渗漏的地方,电阻率相对偏低,我们把低电阻率的地方找出来,很有可能就发现了一个渗透点的位置。” 该队技术人员介绍,“以前,防汛人员需要进行地毯式的巡逻排查,这项技术为定位隐患位置提供了有效科学依据,有助于防汛人员有针对性地对守卫堤坝。”
据了解,高密度电法测量是一个无损、高效的检测方法,观测精度较高,数据采集可靠,测量一次用时仅需2-3个小时,1天左右就能基本确定可能出现险情的位置。此外,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铁路、机场、厂房、住宅、高速公路、桥梁等多种设施下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勘查。
↑↑技术人员作业现场
目前,该队正在和当地水利部门进行技术交流,制定下一步堤坝治理方案。
责编:张欢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