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关键词:民营经济、红色文化、现代农业

来源:咸宁日报
发布日期:2020-01-08

优化营商环境  壮大民营经济

——黄四生委员一席谈

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发展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变化,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发展环境仍存在诸多不足,与广大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两愁”问题(没项目愁,有项目也愁)比较突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五盼”(盼资金、盼人力、盼技术、盼维权、盼市场)现象更加迫切。

一是健全体系。顺应“三抓一优”需要,设立市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中心,并将中心建设成为招商引资、项目促进、企业服务的专门服务机构,打造与项目引进、项目建设和项目运营“三环节”相对应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实施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四项制度,及时收集企业、商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建立督办机制,由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专门督查收集问题的责任分解和协调解决。

三是整合平台。一是整合有关部门服务平台,实现“窗口化”、“一站式”便捷服务。二是建立中介机构集中服务大厅,设立功能服务区,建立中介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价机制,汇集优质服务机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多方面快捷服务。

四是强化领导。在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各专项领导小组,负责政策落实。


传承红色文化  助力绿色发展

——刘秋芬委员一席谈

幕阜山片区基础薄弱,发展滞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

幕阜山片区是著名革命老区,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幕阜山自然风光秀美,是极具魅力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集聚之地。

传承红色文化,深化绿色内涵,提升生态优势,助力片区振兴,是幕阜山片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建议如下:

建好红色历史纪念馆。建议市政府在陈寿昌烈士牺牲地崇阳县金塘镇建设红色革命历史纪念馆,作为全市综合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同时,县(市、区)政府将革命遗址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维护修缮,加强保护。

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牵头,对全市党史、革命史以及革命前辈英雄事迹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制作一部红色革命专题教育片,讲好红色故事,增强脱贫信心。同时,采取巡回宣讲、 “祭英烈,创业绩”纪念活动等形式,推动红色教育深入人心。

打造红色旅游线路。由市政府对全市红色资源统筹规划。建议重点打造汀泗桥—贺胜桥北伐战争线路,通山—崇阳—通城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红色线路两条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创建“红绿”振兴示范村。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创建打造一批全省全国有名的“红绿”融合发展示范村镇。

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建议市政府出台专门文件,设立专项资金,将革命遗址、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结合起来,对“红绿”融合发展示范村镇加大财力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各地乡贤“认领”红色文化遗存,促进绿色发展。


瞄准国家标准  做优现代农业

——刘芳委员一席谈

立足咸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和当前国家农业发展的趋势,建议我市申报和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坚持统筹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到园区建设中,为加快园区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让三产“联”起来。一是大力支持茶企、合作社、种茶大户建设高标准茶园,开展茶园全托管服务。二是积极推行青砖茶加工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生产。三是强化品牌影响力,加大宣传力度。四是立足青砖茶特色产业和生态资源禀赋,将茶产业发展与茶园观光、民俗风情等有机结合,持续推进茶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让农民“富”起来。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政府要调动好企业和农业的积极性,把农民、农村带动起来,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通过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园区建设等方式参与到产业园建设中来,增加收入。创新“股权量化+保底分红”模式,鼓励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吸纳群众带资入股、土地入股、财政补助资金入股。(整理: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馨茁 通讯员但昭伟)


责编:镇强

编审:向东宁

相关新闻
到底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