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大”活动为契机 推动农业科技工作走深走实

2021-01-06 18:15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院农业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农科院全体党员干部以市委“六大”活动为契机,通过理论大学习、农情大调研、科研创新大讨论,实现了思想大统一、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促进农业科技工作在咸宁取得扎实成效。全年共入驻18家企业,进驻18个村,重点开展了8项关键技术研发,对接帮扶233个贫困户,培训农民1300余人次,提供科技服务1800人次,为全市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六大”活动的高效实施,不仅转化为了全市“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也转化为了全院综合实力提升的加速剂。

一、农业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区列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科研基地建设事关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咸宁的研究、示范、推广,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农科院主动作为,在咸安区横沟桥镇流转360余亩土地,建设杨畈农业高新技术研发试验区,旨在将其打造为全市农业科研创新高地。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农高区试验基地各项基础建设已接近尾声,温室大棚、水产养殖区、猕猴桃园区、竹笋资源圃等已全面投入运行。2020年12月,以我院杨畈农高区和向阳湖科技示范园为核心的咸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复。咸宁国家级农业园的创建,将有力推动全市农业科技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农业科研新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典型技术模式

农业新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市农科院立足全市农业绿色发展需求,主动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水产推广总站等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开展“零排放”池塘圈养技术在鄂南地区的研究与示范推广,为推动“长江禁捕”,促进“上岸”渔民转型,提供了科学高效养鱼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0年11月,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典型技术模式在全国推广。

三、省级农业科研创新平台“湖北省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我院

科研平台建设事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市农科院始终将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全院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破解咸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市农科院与省农科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密切合作,积极谋划筹建省级农业科研创新平台。2020年12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湖北省鄂南特色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成功落户我院。该研究院的创建和运行,必将极大推动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助推咸宁加快建成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增长极。

四、农业科技服务成效获国家级平台宣传推介

农业科技服务是检验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试金石。市农科院坚持以服务地方“三农”为使命,在抗击疫情、疫后恢复生产、脱贫攻坚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中,市农科院倾力当好企业和农业发展的“店小二”,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2020年以来,我院对接服务的企业(芽旗香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嘉鱼县林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加快疫后恢复生产、推广产业扶贫技术模式的相关事迹,先后获得“学习强国”平台转载编发。

责编:丁婉莹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