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08:30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萱 陈婧 章文静 通讯员 刘伟
4月1日清晨,家住崇阳县白霓镇杨洪村二组的吕和平,早早来到了离家不远的咸宁市芽旗香茶业崇阳基地。自从基地复工以来,她每天都会来这采摘茶叶。
我市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茶叶作为我市的特色产业,是全市三大百亿产业之一,历来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截止2019年底,全市新增茶园6000亩,茶园总面积达到49.6万亩。
清明前后正是春茶销售最俏的时候,基地的生态有机茶园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茶山起伏连绵,一垄垄茶树勾勒出美丽的线条。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茶树被春日暖阳唤醒,吐出青翠欲滴的嫩芽,染得空气都带着清新的芬芳。茶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撷取茶树上最精华的一芽一叶,芽旗香最为出名的毫峰茶,就是由此制成。
因疫情防控需要,基地所有茶农都带着口罩,分片采摘不扎堆。
基地工作人员称,这里的茶农多是周边村组的居民。高峰期时有近200人采摘茶叶,40%为滞留在咸的务工人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岗复工,基地现在每日约有百余茶农采摘茶叶,每日人均可收入百元左右。
临近中午,吕和平已经采摘了不少鲜叶,送到基地车间过称。工作人员对茶叶进行检查后评判等级,现场支付酬劳。吕和平笑呵呵地说,自己虽然已经八十岁,身体还很硬朗,在家闲不住,到茶园来采茶既能活动活动筋骨,每天还能赚点收入补贴家用。
在生产车间,当天采摘的鲜叶经过摊青处理后,被投入生产线制成新茶。
“基地3月10日正式复工复产,目前生产已经基本恢复,现阶段主要采摘鄂茶一号、白茶等国家级良种,日产干茶200-300斤。”芽旗香茶业负责人程长松说,在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基地一边不误农时,抢抓春茶生产、一边抓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实行科学防控。不仅要求前来采摘的茶农由村组集中提供健康证明,进行防疫知识培训。还为茶农发放口罩,进出基地必须消毒。
“茶叶生产受疫情影响不大,主要是销售方面有影响。”程长松说,主要销售区域为本地和武汉,销售形势严峻。现在正是一年中茶叶销售的黄金时期,为了破解困境,公司在线上营销上发力,加强了抖音、淘宝等网络平台的推广,并开展新媒体营销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主管部门也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程长松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探索线上营销、茶旅结合等模式,力求转‘危’为‘机’,做到防控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责编:张欢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