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里面能种菜?还真行! 我市开展鱼菜共生技术试验

2020-07-13 17:36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婧

7月8日下午,记者走进咸宁市杨畈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水产养殖试验示范基地。一片鱼塘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只见岸边一道木质的阶梯向水面延伸,池塘中间搭着一个木质平台,里面整齐的嵌入8个巨大的蓝色塑料桶,成百上千只鲈鱼被圈养在桶里。而在平台的四周,则被种上依水而生的绿色蔬菜,与鱼塘外圈高低错落的水生植物相映成趣。乍一看,还以为是误入了哪个公园的观景湖。

“这是我们团队正在开展的‘鱼菜共生’技术试验,目的是为了改善水质,提升效益。”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赵伟介绍说,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种植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在传统的水产养殖过程中,随着鱼虾排泄物及饲料残渣的积累,水体氨氮含量会不断增加,严重污染水质,最终导致养殖对象的发病死亡或大量增加水养殖水体交换,增加了养殖用水量,带来养殖尾水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富营养化污染。

鱼菜共生模式下,鱼池内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和投喂的饲料残渣可作为有机肥,经过水体中富含的硝化细菌分解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提供给水培蔬菜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确保蔬菜生长;水培蔬菜在吸收营养的同时可对鱼池的水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保证养殖对象较好的水质环境条件,有效减少养殖对象发生病害风险。

同时,因鱼池养殖的需要,以及种植环境隔离了种植对象与陆生条件下病虫害(卵)生存的土壤,种植的蔬菜病虫害发生几率小,也禁止使用高度农药,确保了蔬菜的品质。

“农高区的池塘零排放圈养试验池塘实施的共生方式是一种直接漂浮法,用网片和PVC管材制作成生物浮床,直接将蔬菜苗固定在浮床上进行水培。”赵伟说,针对水生蔬菜的口感略差的弊端,专家团队正在开展技术攻关,待时机成熟后,市农科院将面向全市推广该技术。

责编:丁婉莹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