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2 17:40 来源:咸宁日报
掌上咸宁报道
暴雨过后,城市归于平静,这背后离不开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
夜晚,他们在广场上唱曲儿
22日晚8时许,暴雨过后,晚风送凉,城区永安阁景区的一片空地上,响起阵阵乐声。温泉街道20余名居民聚集一堂,吹拉弹唱,奏起了小曲。
现场居民装备齐全,有人自带夜灯照明,有人带来了音响和麦克风,也有携带电子琴、长笛、二胡等乐器的。悠扬的乐声引得散步的路人停下脚步,在花坛边席地而坐,纳凉听曲。惬意自得之景,让人不由得感叹,暴雨仿佛从未来过。
据悉,当天温泉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全员冲在防汛一线,共计转移受灾群众8人,发现积水点10个。目前,辖区所有社区已全部退水。(记者张欢、通讯员魏俊)
市住建局:百余人抢险排涝
22日上午,我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市住建局迅速行动,根据提前制定好的《市住建局2023年城区排水防涝工作方案》,8个工作组(综合协调调度组、后勤保障组、泵站(闸门)组、永安片区工作组、梓山湖片区工作组、小区防御组、市直建筑工地组、抢险突击组)人员及时到达点位,各司其职。
凌晨5时,开启3处排涝泵站:师专桥泵站、咸高二期排涝泵站、金泉湾排涝泵站;开启排涝闸门4处:一号桥闸门、泉塘闸门、中港娱乐城闸门、永安污水厂旁四号结合井闸门。
同时,该局对市城区200余个物管小区进行了全覆盖排查,组织物业服务人员1000余人进行排涝抢险,启用强排设备60余台抢险排涝。
截至发稿,该局共出动百余名抢险突击人员,根据片区分工,对小区、在建项目工地、梓山湖片区等定点定位设专人负责积水点抢险排涝工作。目前,大部分积水点已经恢复正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记者王莉敏、通讯员金逸帆)
三元社区:为5名居民提供住处
“真好!在宾馆里睡了个安稳觉。”22日早上,咸安区永安街道三元社区5位居民从兴隆宾馆里一觉醒来,积水已然褪去。
据了解,这些居民家住三元社区东山巷62号,所住的房屋建于80年代。为防雨水侵蚀导致房屋倒塌伤人事故发生,三元社区党委连夜安排干部值班巡逻,挨家挨户排查隐患,并联系辖区“幸福合伙人”兴隆宾馆老板赵敏,将5位居民就近安置。
据介绍,“幸福合伙人”是永安街道招募的一批党员、志愿者,作为小区的“民情前哨”,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特困人员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活动,激励小区居民参与共同缔造活动。
为防范后续雨情,赵敏已自发与三元社区达成长期协议,愿意以低价为居民临时转移提供住所。
当天下午积水褪去后,三元社区工作人员将居民一一送回了家。(记者张欢、通讯员彭丹)
车站路社区:“留”下18位居民吃饭
“大家不要担心,先在这吃好喝好。”22日中午12时许,咸安永安街道车站路社区大厅,来自茶工商小区的18位居民在社区党委书记邓小虎的安抚之下,准时吃上了午饭。任凭屋外风雨交加,屋檐之内,社区干部们仅靠一墙之隔,便将其乐融融的气氛围合起来。
当天早上,面对大雨倾盆,车站路社区党委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摸排辖区积水情况,发现位于大乘寺半山腰的茶工商小区楼道积水已深达30厘米,立即劝导居民转移,将居民带到社区安置。
社区工作人员准备了茶水、水果招待,中午时分,又贴心为居民们呈上丰盛午餐。社区大厅里,大伙吃着热腾腾的饭菜,这些面孔中,有垂髫老人,也有稚嫩的孩子。
“有这样贴心的社区‘娘家人’,我们一点都不怕。”居民杨素珍欣慰地说。(记者张欢、通讯员彭丹)
市城管执法委:巡查井盖近千个
本轮降雨发生后,市城管执法委迅速组织综合执法支队、市政中心、园林中心以及环卫人员下沉到一线积水点位,按照任务到片、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坚持做到水在人在、水退街净,竭尽全力打赢了防汛排涝保卫战。
截至发稿,该委共出动了近500人、车辆逾百台次,掀开雨水蓖近300个,6个积水超过50厘米点位商请交警部门实行临时交通管制,巡查各类井盖近千个,协助转移受困群众9人,扶正倒伏行道树30余棵。其中,高新区片区出现4处塌方、青龙山公园出现5处山体滑坡均得到妥善处理。(记者王莉敏、通讯员阮家传、金清霞)
市环卫局:冲洗路面30万平米
面对城区低洼路段内涝积水,市环卫局紧急组织干部职工及党员志愿者,对咸宁大道、银泉大道、青龙路等因积水淤泥造成污染的路段进行彻底冲洗,普扫积水清理下水道口垃圾,在最短时间恢复路面洁净,确保过往车辆及人员安全。
市环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全员到岗全体出动,巡查、清扫路面积水和污渍,及时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为市民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据初步统计,截至22日下午17时,市环卫局共组织1200余人次、80多台环卫作业车辆,清运暴雨冲刷到路面的杂物垃圾75吨,冲洗污染路面约30万平方米。(通讯员邓迢迢、陈灿)
责编:刘念
编审:向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