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市中心医院筑就区域医疗高地

2023-04-25 10:49 来源:咸宁日报

全媒体记者 周萱 通讯员 刘金艳 徐铭怿

掌上咸宁报道


4月24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2022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名单。咸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骨科、泌尿外科、肿瘤科、妇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新生儿科、输血科9个科室入选。这是继去年该院6个科室成功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后的又一历史性突破,也是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之一。

在面对疫情反复冲击、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咸宁市中心医院如何逆势而上,取得佳绩9个科室获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记者进行了采访。

以创促建谋发展

2月14日,咸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导管室内,一场高精技术手术正在开展。

该院心血管内科甘受益主任团队在上级医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联合多学科心脏瓣膜团队,经血管为一位7旬高龄的患者植入人工心脏瓣膜。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被誉为引领‘第四次心脏介入革命’的创新性技术。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医院介入诊疗水平再上新台阶,这也是心血管内科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的成果之一。”科室主任甘受益说。

心血管内科是此次获评的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之一。其发展也是医院专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鄂南地区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医疗技术力量雄厚,综合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市中心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

“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是国家政策要求,是医院发展的追求,更是老百姓的需求。”该院副院长刘启胜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强临床专科建设作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趋势”的重要内容,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

同时,重点专科建设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是医院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更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对于老百姓来说,学科建设来带的医院服务水平、技术能力的提升,将进一步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因此,医院把学科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让学科建设的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以人为本促创建

“学科建设要以人为本。”医院医务部主任朱栋良说,市中心医院在学科建设上牢牢抓住了“两个人”,即:以病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驱动。

以病人需求为导向,就需要聚焦临床需求,围绕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不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扩大病种覆盖面,建设亚专科,推动多学科协同发展。

医院先后开展心脏左束支起搏治疗术、头皮神经阻滞用于开颅手术、腹盆部恶性肿瘤磁共振定位技术等新项目 30 项,诊疗水平与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2022年,医院高级卒中中心通过网上审核,高血压达标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心衰中心获全国心衰“质控达标之星”单位,跻身全省领先水平。房颤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证。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让鄂南地区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以人才培养为驱动,就是要培养好人、管好人、用好人,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创造活力。

市中心医院骨科共有医生42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31人。科室主任郑勇说:“科室每年会送医生学习进修,前辈手把手传帮带,每个骨干医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科发展方向。”

不仅仅是骨科。为做好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医院建立院内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机制,实施“123人才建设工程”。一方面吸引和留住人才;一方面鼓励中青年医务人员到国内双一流、985、211和知名医科院校攻读硕、博士学位。

去年,该院共引进 30 名硕博人员。截至目前全院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95%。其中,博士15人、硕士425人、博士脱产在读3人。

此外,医院在政策、资金、制度等方方面面都提供支持。去年,医院进一步完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对标省级重点专科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向,对技术开展、人才管理、教学培训、科研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制定了激励政策,专科建设管理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以终为始再出发

重点专科建设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患者。

7旬老人张某在检查中发现肺部有一处毛玻璃样阴影,并出现全身免疫系统疾病。他辗转多家医院都无法确诊病因。后来,在市中心医院肿瘤科通过分子病理分析,发现其肺部病灶驱动基因突变。目前,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靶向药物,精准对症治疗。

“以前,要做分子病理分析只能到武汉就诊,现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做。”肿瘤科主任舒诚荣说。

依托专科建设,医院成立多个专科联盟,积极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区域内专科疾病诊疗水平。

专科建设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去年,市中心医院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医疗收入占比提升,医院“国考”成绩在全国1355 家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中排名第425名,上升377名,考评等级为 B++,跃升2个等级。

医院科研创新成绩斐然。去年,该院省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研究中心成功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全年共征集科研项目 204 项,其中,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7 项。先后获批省自然基金立项项目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1 项。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3项,科研结题验收14 项。发表医药科技论文 133 篇,其中,SCI 论文15 篇,北大核心期刊 18 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而加强学科建设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刘启胜说,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是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上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下一步,将继续夯实基础,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集中力量再创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重点专科,朝创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的目标努力。

责编:张敏

编审:向东宁

10

精彩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