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9 17:29 来源:咸宁日报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培清
“病例的清零不等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结束,零病例不等零风险。”
“不能说口罩要永远戴着,但是至少一段时间内,你是必须要戴。什么时候可以不戴呢?看指挥部的通知,听专家的建议。”
“百姓要信赖政府,但是不要依赖政府。因为自己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你自己要有防病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
3月28日,云南驻咸宁疫情防控队队长、云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闵向东对于咸宁当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市民关心的各种问题,给出了全面的回复。
出征咸宁,无畏逆行
2月10日,正在云南省一个县里排查新冠肺炎疫情的闵向东接到了外派湖北的通知,他11日凌晨回到家,一大早赶到单位,用最快的速度组织人员和防 护物资,随时出发赶往湖北。当时根据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的统一安排,云南疾病防控制中心共11名队员分别于2月12日、2月19日抵达咸宁。
在出发前,闵向东和队员们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咸宁的地理、气侯特点 ,人口、城乡分布、疫情情况和生活习俗等,并与咸宁疾控中心充分沟通, 对防护物资、专业人才、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细致交流,按国家要求派出相应领域专家。
2月12日,飞机在武汉降落,机场没有一个人。从武汉开往咸宁,一路上只有医疗大巴在行驶,偶尔见到的人就是在卡点戴着口罩执勤的公安交警,整个湖北省被按下了暂停键,城市空荡荡的,闵向东的心一下子被狠狠揪了一下。
到咸宁之后,尽管心理已经有了准备,但当看到全市上下领导凝重的表情和忙碌的工作状态,以及空前的防控压力,闵向东也在快速地思考:疫情比想像中还要严重,当下该采取的措施都已实施,云南医疗队应该怎么去做?必须做哪些事情?怎么做好这些事情?
13日,云南驻咸宁医疗队队长与咸宁市疾控中心一起,将全市所有确诊病例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对确诊病例的来源、分布、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年龄、旅行史等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
“疫情来得太迅猛,咸宁市疾控中心全员上阵,做了很多工作,但存在人力 、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在疫情深度分析、病例流行病学查和密接人员排查等方面都还没有更深的进展。”闵向东说。
专业指导,建言献策
在医院,白衣战士争分夺秒,从死神手里抢回病人,解决病例存量;在社区 ,疾控队员像篦头发似的开展流调工作,挖断传染源,控制病例增量。
根据咸宁疫情实际,云南疾控队与咸宁疾控中心合成一队,分为三个组,分别负责疫情分析和研判、工作方案与指南制定和现场技术指导支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病例来源和聚集性疫情专门进行调研;给合市里的情况,指导六个县市区的疾控工作。
在进行前期的分析中,疾控队发现聚集性疫情绝大部分都是源自家庭成员间相互传染。按照国家原来发布的指南,对病例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在没有集中隔离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居家隔离观察。但闵向东与疾控队经过分析数据后发现,居家隔离风险很大,家庭成员互相传染的情况多,在14日的调度会上立即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建议,对高风险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当场决定:从2月15日开始,对所有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部集中隔离。
“成千上万的人要隔离,需要一人一间房,要得多大的地方,要做多少的准备?但咸宁政策执行到位,严格控制到位,全市的每天的新增病例很快掉到了个位数。”闵向东说。
流调就是抽丝剥茧,对确诊病例A进行调查,找到传染给A的B,再找到传染 给B的C,以及C可能传染的每一个人。疾控队往往从一个人查一家,再查到了一个小区,从一个县查到了多个县,甚至查到了省外,关系一层又一层。
“感染的情况很复杂,最主要的还是亲人之间的传染,年前走亲会友时,大家大都没有戴口罩。我们查到七、八起走亲会友感染的病例,这也是我们建议在疫区的民众就在原地不动,不要出门到处躲的原因。因为疫情期间,你去哪里自己都不一定安全,反倒会把疫病带到经过的地方、接触的人。”闵向东说。
疾控队通过对病例的来源分析还发现,2月12日以前的病例,有一半以上的来自于非密切接触者,加强全市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也成了当务之急。防控队决定,要在加强流调质量上下工夫,提高流调技能和质量,最大限度的发现密接人员,并立即进行集中隔离。经过紧张的准备,云南疾控队在2月16日对全市的流调队开展了一次视频培训,把流调的目的、方法、技巧等,甚至一些操作倾囊传授给参加培训的 140余名成员,全市的流调力度加大,质量大幅度提高。到2月18日之后,全市高风险的人群全部在掌控之中了。
按照国家的规定,发现疫情两小时要报告,24小时内要完成流行病学调查。但闵向东认为,按这个时间流程,从发现一个病人,到把全部流调做完,把所有密切接触者都找到,得花24-48小时。而这段时间里, 一个病例可能会传播几何倍数的人。防控队又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议,提高疫情报告和流调、处置流程响应及时性,缩短从病例报告到密接人员隔离的时间,以最大限度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又于2月18日对全市流调等防控人员进行了新的培训,覆盖到全市。
此项措施的实施,在4-5个小时内就可以把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找出来,直接扼住了疫魔的咽喉。2月20日,全市新增病例第一次出现了零增长;21日新增2例,后来一直都是零,效果立竿见影。
“疫”线培训,倾囊相授
3月17日,全市确诊病例清零,随后云南援咸医疗队也告别奋战了55天的咸宁,踏上回家的路。而云南疾控队却留了下来,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湖北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的安排,采取“1+2+3+N”的形式,组织开展“疾控大培训”,为咸宁培养一支公卫队伍。
同时,云南疾控队聚焦社区、复工复市复学和特殊重点场所三个当前阶段疫情防控的关键阵地,进行针对性能力实操训练;对各地区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定制培训”;加强百姓健康教育,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进行专业指导,要求基层对疫情要做到随时发现,随时监测、随时报告。
近段时间,长时间封闭在家的市民闷久了,看到新闻报道“零确诊”“零新增”后,开始放松了警惕,扎堆在一起聊天、吃饭;还有一些百姓的卫生习惯不改,自我防护意识松懈,去人多的地方也不戴口罩,闵向东很着急。他说:“没有病例不等于疫情结束,要看整个过程。国家反复强调防反弹,防输入,是因为新冠肺炎病毒到现在还会有存在,如果不注意,还可能会反弹。全国的疫情没有结束,咸宁的警报就不能解除。”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他表示,新冠肺炎像肝炎、流感等疾病一样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他还建议治愈的患者要定时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就诊;如发现“复阳”,要及时接受隔离治疗;需要居家隔离的,一定要按医生交待的注意事项执行。
闵向东还强调,“这么大的疫病流行,在后期出现个别病例不奇怪,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及时控制。口罩不需要永远戴着,但是至少近段时间,必须要戴着。至于口罩什么拿下来,你一定要听候指挥部的通知和专家的建议。医学界有一句经典名言‘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政府不可能长时间采取像封城、集中隔离这样的强力措施,自己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百姓一定要提高个人卫生健康和传染病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
责编:张欢
编审:向东宁